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梵名 Vasudatta。意譯財施、有善施行。據八十華嚴卷六十二載,文殊師利至福城(六十華嚴則為覺城)附近大塔廟處說法...梵語 sādhanābhāsa。因明用語。「真能立」之對稱。為因明八門之第三門。因明之論式正當而無錯誤時,稱為真能立;...指天親之淨土論。又作往生論。因恐與迦才之淨土論名稱相混,特稱為一論。淨土宗所依之經論素稱三經一論。 p79...禪宗公案名。又作俱胝一指、俱胝豎指、一指頭禪。宋代婺州金華山俱胝和尚以豎立一指作為化導學人之機法,世稱之一指...(術語)十二因緣也。祖庭事苑曰:緣生即十二因緣,亦名十二緣生。...(雜名)久住山寺修行者之稱。...(雜名)Knkkuta,又作矩矩吒。譯曰雞。...子題:僧跋 行事鈔·訃請設則篇:「四分,若請二部僧,先與比丘。恐日過者,一時與之。梵摩難經,夫欲施者,皆應平...亦名:覆瘡衣過量戒制意 行宗記釋云:「制意、犯緣,並同上(過量尼師壇戒)。」(戒疏記卷一五·八六·一六)(請...旃檀(梵 candana)之一種。又稱白旃檀、白檀香樹。旃檀為產於印度等熱帶地方之一種香樹,有黃、白、赤、紫諸種。白...(植物)梵語。花名。見佛經,即白蓮花也,又作芬陁利。...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日照禪師是南方人,經常周遊名山大川。他很喜愛樹木花草,所住的山間道場邊總種有許多奇花異樹。 一天,日照禪師在...八關齋戒,是在家佛弟子在月六齋日受一日一夜內短期受持出家戒,種出世證果之勝因。須一日一次每天受之。即連續受者...得到佛的護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護念的水平很高,一定要破無明才能得佛的護念。 然而在淨土法門當中...不要認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要知道,開悟後正好修行,而不是不修。因為我們無量劫來的煩惱習氣很重,不是一開...玄沙師備曾說∶我們好像是全身沒入大海里,卻伸手向人討水喝! 所以當一個和尚問他什麼是自我時,他立刻罵道∶你用...漏盡比丘的一個特點就是他證得人我空了,沒我的觀念了,當然也沒有我所有的觀念了。 如果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還...佛法中,以心為主。學禪以心為主,世間法也是以心為主。做人、做事,無不是以心為主。學禪特別強調心的作用,心的力...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 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 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 很多人以為吃素念經、...
陸法和〔《神僧傳》卷第四〕
【歷代名僧辭典】
陸法和。不知何許人也。隱於江陵百里洲。衣食居處一與戒行沙門同。耆老自幼見之容色常定。人莫能測也。或謂出自嵩高。遍游遐邇。既入荊州汶陽郡。居高要縣之紫石山。無故舍所居山。俄有蠻賊文道期之亂。時人以為預見萌兆。及侯景始告降於梁。法和謂南郡朱元英曰。貧道共檀越擊侯景去。元英曰。侯景為國立效。師雲擊之何也。法和曰。正自如此。及景渡江。法和時在清溪山。元英往問曰。景今圍城其事云何。法和曰。凡人取果宜待熟時。固問之曰。亦克亦不克。景遣將任約擊梁湘東王於江陵。法和乃詣湘東乞征約。召諸蠻弟子八百人在江津。二日便發湘東。遣胡僧佑領千餘人與同行。法和登艦大笑曰。無量兵馬。江陵多神祠。人俗恆所祈禱。自法和軍出無復一驗。人以為神皆從行故也。至赤沙湖與約相對。法和乘輕舟不介冑。沿流而下。去約軍一里。乃還謂將士曰。聊觀彼龍睡不動。吾軍之龍甚自踴躍。即攻之。若得彼明日當不損客主一人而破賊。然有惡處。遂縱火船。而逆風不便。法和執白羽扇麾風。風即返約。眾皆見梁兵步於水上。於是大潰皆投水。約逃竄不知所之。法和曰。明日午時當得。及期而未得人問之。法和曰。吾前於此洲水幹時建一剎。語檀越等。此雖為剎實是賊標。今何不向標下求賊也。如其言果於水中見約抱剎仰頭栽出鼻。遂禽之。約言。求就師目前死。法和曰。檀越有相必不兵死。且於王有緣決無他慮。王於後當得檀越力耳。湘東果釋用為郡守。及魏圍江陵約以兵赴救力戰焉。法和既平約。往進見王僧辨於巴陵。謂曰。貧道已卻侯景一臂。其更何能為。檀越宜即逐取。乃請還。謂湘東王曰。侯景自然平矣。無足可慮。蜀賊將至。法和請守巫峽待之。乃總諸軍而往運石以填江。三日水遂不流。橫之以鐵鎖。武陵王紀果遣蜀兵來度峽口。勢蹙進退不可。王綝與法和經略一戰而殄之。軍次白帝謂人曰。諸葛孔明可謂為名將。吾自見之。此城旁有其埋弩箭鏃一斛許。因插表令掘之如其言。又嘗至襄陽城北大樹下。畫地方二尺。令弟子掘之得一龜長尺半。以杖叩之曰。汝欲出不能得已數百歲。不逢我者豈見天日乎。為授三歸龜乃入草。初八疊山多惡疾人。法和為採藥療之。不過三服皆差。即求為弟子。山中多毒蟲猛獸。法和授其禁戒不復噬螫(音栻)所泊江湖必於峰側結表雲。此處放生。漁者皆無所得。才或少獲。輒有大風雷。船人懼而放之。風雨乃定。晚雖將兵猶禁諸軍漁捕。有竊違者中夜猛獸必來欲噬之。或亡其船纜。有小弟子戲截蛇頭。來詣法和。法和曰汝何意殺因指以示之。弟子乃見蛇頭齰褲襠而不落。法和使懺悔為蛇作功德。又有人以牛試刀一下而頭斷。來詣法和。法和曰。有一斷頭牛就卿征命殊急。若不為作功德。一月內報至。其人弗信少日果死。法和又為人置宅相墓以避禍求福。嘗謂人曰。勿繫馬於碓。其人行過鄉曲。門側有碓因繫馬於其柱。入門中憶法和戒。走出將解之。馬已斃矣。梁元帝以法和為都督。郢州刺史封江乘縣公。法和不稱臣。其啟文朱印名上自稱居士。後稱司徒。梁元帝謂其僕射王褒曰。我未嘗有意用陸為三公。而自稱何也。褒曰。彼既以道術自命容是先知。梁元帝以法和功業稍重。遂就加司徒都督刺史如故。部曲數千人通呼為弟子。唯以道術為化。不以法獄加人。又列肆之所不立市丞。牧佐之法無人領受。但以空檻鑰在道間。上開一孔以受錢。賈客店人隨貨多少。計其估限自委檻中。所受所掌之司夕方開取。條其孔目輸之於庫。又法和平常言若不出口。時有所論則雄辨無敵。然猶帶蠻音。善為攻戰。具在江夏。大聚兵艦。欲襲襄陽。而入武關。梁元帝使止之。法和曰。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主位。但於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見王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今既被疑。是業定不可解也。於是設供餐具大[饑-幾+追]薄餅。及魏舉兵。法和自郢入漢口。將赴江陵。梁元帝使人逆之曰。此自能破賊。師但鎮郢州不須動也。法和乃還州。堊其城門。著粗白布衫褲邪巾。大繩束腰坐葦蓆。終日乃脫之。及聞梁元敗滅。復取前凶服著之。哭泣受吊。梁人入魏果見[饑-幾+追]餅焉。法和始於百里洲造壽王寺。既架佛殿更截樑柱曰。後四十許年佛法當遭雷雹。此寺幽僻可以免難。及魏平荊州宮室焚燼。總管欲發取壽王佛殿。嫌其材短乃停。後周氏滅佛法。此寺隔此陳境故不及難。天保六年春清河王岳進軍臨江。法和舉州入齊。文宣以法和為大都督十州諸軍事太尉公。西南大都督五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安湘郡公宋蒞為郢州刺史。官爵如故。蒞弟遣為散騎常侍儀同三司湘州刺史義興縣公。梁將侯瑱來逼江夏。齊軍棄城而退。法和與宋蒞兄弟入朝。文宣聞其有奇術。虛心想見之。備三公鹵簿。於城南十二里供帳以待之。法和遙見鄴城下馬禹步。辛術謂曰。公既萬里歸誠主上虛心相待。何作此術。法和手持香爐步從路車至於館。明日引見。給通幰油絡網車。詣闕通名不稱官爵。不稱臣。但云荊山居士。文宣宴法和及其徒屬於昭陽殿。賜法和錢百萬物萬段甲第一區田一百頃奴婢二百人生資什物稱是。法和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錢帛散施一日便盡。以官所賜宅營佛寺。自居一房與凡人無異。三年間再為太尉。世猶謂之居士。無疾而告弟子死期。至時燒香禮拜佛。坐繩床而終。浴訖將殮。尸小縮止三尺許。文宣令開棺視之。空棺而已。法和書其所居屋壁而塗之。及剝落有文曰。十年天子為尚可。百日天子急如火。週年天子遞代坐。又曰。一母生三天。兩天共五年。說者以婁太后生三天子。自孝昭即位至武成傳位。後主共五年焉。
上篇:植相〔《神僧傳》卷第四〕 | 下篇:尚圓〔《神僧傳》卷第四〕 |
綿亙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而立因果業感之理。蓋以過去之業為因,招感現在之果;復由現在之業為因,招感未來之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