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以心為主。學禪以心為主,世間法也是以心為主。做人、做事,無不是以心為主。學禪特別強調心的作用,心的力量。
佛教有一句經常講的話: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意思是說,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與不存在,都和我們的心有直接關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
以清淨心為善業根,以不善心為惡業根;心清淨故世界清淨,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
這幾句經典的語言,對心的作用給予了簡明扼要的解釋。這幾句經典的語言告訴我們,我們以清淨的心來做人做事,所做的一定是善事;如果是以不善的心來做人做事,所做的就一定是惡事。所以清淨心是善業的根本,不善心是惡業的根本。我們的心清淨,所面對的客觀世界就清淨;我們的心不清淨,心裡有種種污染,所面對的世界也就成為一個不乾淨不清淨的世界。所以說在我佛法中,一切以心為主,一切無不由心而造。
《華嚴經》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這裡所說的「一切」,包括善業、不善業和非善非惡的無記業。人的起心動念分三種情況:一種叫善心,一種叫恶心,還有一種不可以說是善也不可以說是惡,佛教把它叫無記心。由於有此三種心態,我們所成就的事業,就有善業,有惡業,有非善非惡的無記業。所謂無記,就是無法界定它是善還是惡。比如說正常的飲食起居,無法界定它是善還是惡。我們正常的用餐,如果不是大魚大肉揮霍無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像那樣一種活動,就是一種無記的活動。肚子餓了要吃飯,瞌睡來了要睡覺,不能說它是一種好事,也不能說它是一種壞事,它只是一種本能的需求,其心態不能界定為善或惡,其作用也不能界定為善或惡。也就是說,所有沒有特定目標的思想言行都屬於無記。
所謂特定目標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自己想某一件好事,起心動念是善,然後按照善念去落實了,這種行為也是善。反之,如果起心動念對他人有損害,或者有意地想給某個人造成精神上、物質上、身體上的傷害,並且也在行為上落實了,這樣的思想言行就屬於惡。除了這兩種情況,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沒有對他人的精神、身體和物質造成正面的或者負面的影響的那些心念和行為,就屬於無記。生活當中,大概無記的情況佔主要。修行,既要克服惡念,也要逐漸轉變無記念,有意識地修善,然後在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使每一個起心動念都能與善法相應,這就是我經常強調的「善用其心」。善用其心,一是排除惡念,二是使無記的念頭也轉化成為善念,也就是要用善心、善念來佔據整個思想空間。這是修行的根本要領。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反省一下自己,看看在一天之中是善念多還是惡念多?我想大家會得出一個結論:善念有,不多;惡念應該更少,只是那種不能界定其善惡性質的無記的念頭佔主要地位。由此可見,怎樣使無記的念頭變成善念,是我們修行的重要課題。
為了便於鑒別三業的善、惡、無記三性,我根據佛法的義理,結合現代的語言環境,做一個簡單介紹。佛教所說的善,首先是建立在有益於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和物質財富不受損失的前提之下。如果起心動念和語言行為有損於自他身心與物質利益,肯定是惡;與此相反就是善。
善有三種:現善、後善和究竟善。現善可以理解為眼前利益,後善可以理解為長遠利益,究竟善可以理解為根本利益。佛教所說的眼前利益,是指今生今世;所說的長遠利益,指來生來世,乃至盡未來際;所說的根本利益(究竟善),是指解脫成佛。生死的解脫既是學佛的根本所在,也是我們每個人最根本的利益。佛教講的善包括這三善:現善、後善、究竟善,即眼前利益、長遠利益、根本利益。符合三善的思想言行,就是善法,反之就是惡法。我們這樣來理解佛教講的善與惡,就比較具體,也便於把握和操作。
具體講到現善,盡管只講今生今世,也很複雜。怎麼來理解今生今世呢?要知道今生今世不是指的明天或者後天,而是指當下。一切都是從當下一念做起,把握現善如此,把握後善和究竟善也是如此,都必須從當下一念做起。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把握好當下一念,你就三善具足;如果把握得不好,眼前利益受到損失,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也同樣會受到損失。所以說一念善,念念善; 一念惡,念念惡。可見如何把握起心動念,至關重要。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所講的心清淨,世界就清淨,心雜穢,世界就不清淨,世界也雜穢,這個「世界」怎麼來理解?這裡所說的「世界」,主要是講 「世界觀」。一切的哲學問題、宗教問題,歸結到一個根本問題,就是所謂的「世界觀」。所謂的心清淨,就是有一個正確的、符合三善的世界觀,有一個正確的、符合三善的觀察認識世界的觀點、立場、方法。有什麼樣的立場就有什麼樣的觀點,有什麼樣的觀點就有什麼樣的方法。心地如何,擁有的世界就如何。
佛教告訴我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這一朵花就是我們這個生命,這一片葉子就是我們這個生命。我們的生命表面上看,只是個體的,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實質上,我們的個體生命就是整個世界,我們的個體生命與佛一樣地尊貴莊嚴。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這個世界,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佛。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諸佛眾生,同一法身」,就是講的這個道理。這種境界固然需要去體會,但是只要稍微反思一下,我們就能深深認識到,我們的心念,既是這個世界,也是十方諸佛。所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沒有離開我們這個方寸之心。我們有什麼樣的心念,我們的內心世界就是什麼樣的狀況。
佛教講「一心具足十法界」,也是講這個道理。一念是佛心,內心世界就是佛的世界;一念是修羅心,就自己搞世界大戰,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就想到某某人對我有意見,我也對某某人有意見,自己在內心裡就打起仗來。「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許多人身體有病,心理有病,甚至進入到幻視、幻覺、幻聽的世界,都是心念沒有得到正常調整所導致的消極結果。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除了佛以外,所有的人都是有病的人,所有的人都是有問題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沒有病,我們就不會有煩惱,我們有煩惱,就說明我們有病。沒有病,大家就不會來學禪,包括我自己在內。我既是一個身體有病的人,更是一個精神有病的人,所以我要不斷地學禪,學習佛法,不斷地修行。每個人都要用這種自我剖析的精神來看待自己,看到自己有病了,才會想辦法來醫治自己的病,要醫治自己的病,就一定要吃藥。佛教的藥很多,因為眾生的病很多。所謂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煩惱,八萬四千種煩惱就是八萬四千種病,佛的法門也有八萬四千。也就是說,佛根據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病開了八萬四千個藥方,我們就是要對症下藥,按病吃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找到一個切入點,有針對性地醫治自己的煩惱疾病。
學禪的人,往往一種病還沒有治好,另外一種病又產生了。有不少學禪的人,片面追求神異現象,總希望得到一點特異效應,獲得一點特異經驗,不是想方設法來淨化身口意三業,而是企圖在神異莫測的狀況下來改變命運。修行的最終目的,的確是要徹底改變生命的狀況,但是生命狀況徹底改變,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境界,它不在於刻意地安排與追求,而是要在自己的思想言行上下功夫。能在自己的思想言行上下功夫,效果不求自得。佛教明明告訴我們,有求皆苦,世間也講做一切事情,要只問耕耘,莫問收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要耕耘做到家了,收穫是自自然然的事情,不求自得。我們對於靈異的追求,往往會增加很多煩惱。因為靈異不是求得到的,而是在修行過程中,通過主要目標的達到而產生的副產品。
比如說我們想回家,只要回到了家裡,一切都具足了。回家是整體目標,是全部,回到家了,達到的目標是全部,是整體,片面地追求靈異,得到的是部分的東西,不是整體的東西,即使得到了,對於解決身心性命的問題沒有幫助,反而有害。有一些同修,由於在修行上片面追求靈異,最後弄得身心疲憊,身心崩潰,甚至導致種種的毛病纏身,沒有斷煩惱,又增加了煩惱。
修行,是一個長期訓練管理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既然「我佛法中以心為主」,「心清淨故世界清淨,心雜穢故世界雜穢」,由此可見,如何管理好心念,是一個根本問題。佛教中講的一切法門,無非就是要我們管理好心念,這種管理不是想管理就管理,想不起來就聽之任之。對於心念的管理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事情,不是在一天當中某幾個小時做什麼,某幾個小時又做別的什麼。修行沒有八小時以外,修行是二十四小時,修行沒有上班下班,沒有退休與待業,修行要經常化,要生活化,修行與生活,應該沒有距離。
美國進駐伊拉克時,各種信息都及時報道前線的情況。那時候在新聞上形容報道的及時,用了個非常形象的詞「零距離」,說我們每個人和前線是零距離,沒有距離。我看了這個詞很受啟發。修行,就是要讓修行與生活心心念念保持零距離,沒有距離,那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生活禪,禪生活」。
如果修行與生活成為零距離了,那就完全是修行人的境界,從而達到正等正覺,菩薩的境界。菩薩的境界,就是菩薩道與生活零距離,菩薩道與生活成為一體。我們每個人可以反思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夠用這樣一種修行與生活打成一片的要求,達到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在生活中自覺覺他、行菩薩道的境界。
台灣的李耕雲先生提倡安詳禪,安詳禪的要求是「秒秒安詳」,每秒鐘都是安詳的。這個境界也很高。能夠秒秒安詳,那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生活在安詳當中,每時每刻都沒有空過的時候,每時每刻都能正念現前、善念現前。能夠秒秒安詳,內心世界就清淨,我們就有一個清淨的心態來處理外在世界的問題,也就能夠使外在世界逐步地變得清淨;人人都能如此,我們整個的娑婆世界就會變成人間淨土。所以學禪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做到禪修和生活保持零距離。修行與生活沒有距離了,生活就能秒秒安詳。
管理好我們的心學禪,從管理此心開始。管理此心怎麼樣下手?離不開身口意三業。我們的身體會亂動,我們的口會亂說,我們的心會亂想。所謂胡作非為,講的是我們的身體,胡言亂語,講的是我們的口,胡思亂想,講的是我們的心。中國的語言非常豐富,這三句話就把我們染污的身口意三業描繪得淋漓盡致。怎麼管理呢?身不要胡作非為,口不要胡言亂語,心不要胡思亂想。這三不,就是管理此心最實在最直接的下手功夫。
管理好我們的心,管理好身口意三業,就是要行十善止十惡。有人可能會說:我以為你會有什麼深奧的道理說出來,說來說去還是很淺!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最淺的地方就是最深奧的地方,最深奧的地方必須是由淺入深。從另一方面講,深與淺都在同一個點上,就看你怎麼樣用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一切諸佛之法,無非就是這三句話,「是諸佛教」,這三句話是一切諸佛共同的教誡,所以叫做「七佛通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三句話,也就是止十惡修十善。這十條教誡,可深可淺。從淺的方面來說,它是人天勝因,從深的方面來說,它是成佛作祖的起點,也是成佛作祖的終點,它是發菩提心的基礎,也是發菩提心的內容。你只能從淺的方面理解,只是因為認識上還沒有達到那種水平。
十善或者十惡,佛教有一個常用的說法,叫做「身三、口四、意三」。身三,從行為方面,在十善十惡上面有三條,就是殺盜淫;行殺盜淫就是行為上的三種惡,不殺不盜不淫就是行為上的三種善。
在語言方面,導致我們身心陷入到負面狀態,甚至於在立身處世上,由於語言的不正當,會造成很糟糕的人際關係,惡名流佈。口四就是語言方面的四項內容。從惡的方面來說,就是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兩舌就是「向此說彼,向彼說此」。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挑撥是非。對著張三說李四不好,對著王五說趙六不好,一個舌頭有兩種作用,所以叫兩舌。惡口就是罵人。寺院裡也偶爾聽到有人講髒話;走到社會上,走到街上,走到農村,耳邊聽到的聲音,髒話特別多,這是惡口。妄言就是說謊話。綺語就是低級趣味的話,言不及義的話。兩舌、惡口、妄言、綺語,那是語言上的四種惡,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就是語言上的四種善。以誠實的語言代替妄語,以慈善的語言代替惡口,以莊重的語言代替綺語,以公正的語言代替兩舌,就是善法。
思想方面也有三條:貪瞋癡,對好的環境起貪心,對不好的環境起嗔心,對不好不壞的環境起癡心,就是思想上的三種惡。反之,對好的環境不過分貪求,對不好的環境也不討厭,不起嗔心,對不好不壞的環境能夠正確認識,不起癡心,那就是思想上的三種善。
整個十條,順生死而下,就是十惡;逆生死而上,就是十善。順生死而下,下到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逆生死而上,上到三善道,三善道就是天、人、阿修羅。以此為基礎,再逆生死之流而上,可以進到四聖。四聖,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不管是三善道還是四聖道,都是以十善為基礎。管理我們的心,管理身口意三業,就要從這十個方面做起。這十個方面,就在起心動念之間,在開言吐語之間,在舉手投足之間。我們要止十惡、修十善,從身業來講,要觀照舉手投足是在做什麼。從口業來講,要觀照開言吐語是在說什麼。從意業來講,看起心動念之間是在想什麼。舉手投足、開口吐語、起心動念,都是當下的。所以要管理好我們的心,管理我們的三業,必須從當下做起,不從當下做起,一切都會落空。
人生的修養,不是一件神秘的事,不是一件遙遠的事。人生的修養很實在,人生的修養很現實。我們以這樣的標準,反思一下自己的心心念念,看看我們的修養功夫如何?舉手投足之間,我們是否能觀照得到?開口吐語之間,我們是否有覺知?起心動念之間,我們是否知道每一個心念落在何處?是落在善法上,還是落在惡法上,還是落在無記上?這樣地來反觀內照,修行的功夫就很容易進步,也完全可以操作。往往講得很玄,操作起來很困難。如果從身口意三業,然後聯繫到止十惡修十善,這樣地管理自己,這樣地修行,操作起來現現成成。所以修行不要求玄,在平常日用中,最容易把握,也最不容易把握。之所以有難易之別,就看我們對此事有沒有決心,有沒有信心,想不想修行,想不想管理好自己,這件事就這麼簡單。
要想心心念念管好自己,也有一些方法,讓我們的心有所依托,有所寄託,而且辦法很多,我們每個學禪的人也都在用這些辦法。但是往往在用這些辦法的時候,我們使這些方法與實際的生活脫節了,有了距離。我們最常用的一種辦法就是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如果不明白為什麼要念,不明白要達到什麼目的,就會使念阿彌陀佛與日常生活脫節。念阿彌陀佛怎麼樣成為往生的資糧呢?那一定是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通過念阿彌陀佛,實現止惡修善的目的,然後才能成就往生的資糧。但是我們念佛的時候,往往沒有結合自己的心態和生活來念阿彌陀佛,念佛歸念佛,妄想歸妄想,「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達不到「念佛、念心、心念佛」的效果。念心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心,每一聲佛號從自心流出,然後又回歸到自心,這樣不但能夠達到三業清淨的目的,而且能夠很快地清除妄念,明心見性,開發智慧。如果不能夠從自心出發,回歸自心,失去了觀照,念佛的作用就很小。
修行最容易出現的偏差,就是只求有功德,不求明心見性。從佛法來講,開悟是學佛最根本的要求。如果這個要求都不能達到,更高的要求就無從談起。開悟,大乘也好,小乘也好,都叫做見道。見到什麼道昵?見到自己要走的那條路,所以叫見道。懂得修行的法門,是見道的第一個意思。道為能通,通到涅槃彼岸。見道的第二個意思,就是見到了真理。真理是什麼呢?真理就是一切法的真實相。見道就是見法,見法就是見真理,見到了真理就是見到了佛。這是見道的第二個意思。見道的第三個意思,就是修行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具備了再往更高要求更高境界邁進的基礎。所以說見道簡單地說,就是見到了修行的必由之路,見到了真理,修行達到了一定的境界,見道包括這三個方面的內容。
見道難不難呢?佛陀在世的時候,許多弟子因為看見佛的形相,見道了;有的聽到佛說苦集滅道,他也見道了;有的見到佛行住坐臥的威儀,他也能見道。因為佛陀在世的時候,能夠見到佛的人,都是有大善根的人,所以見道很容易。見道是在一剎那間,是一個很短暫的飛躍,不是一個過程。見道以後的修道,才是一個較長的過程。見道沒有完成管理此心的任務,只是知道怎麼樣管理此心,要真正管理好此心,要在修道的過程中完成。從小乘的修行來說,見道是初果,修道是二果和三果,四果阿羅漢才是無學道。也就是說,見道只有一個階段,修道有兩個到三個階段。從大乘來說,要求更嚴格,見道是初地,修道是初地到八地。
管理此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關鍵是要知道怎樣管理此心。要知道怎樣管理此心,必須要開悟;不開悟,說能夠管理此心,那是不現實的話。我這樣一說,在座的很多人可能對修行完全失去信心:哎呀,老天爺!我哪一天能夠開悟?我開不了悟,所做的一切不都白瞎了嗎?也不要著急,漸修可以頓悟。我們先漸修,然後可以頓悟。當然也有先頓悟再漸修的。漸修頓悟,悟後真修;頓悟漸修,也是悟後真修。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開悟做準備,包括念阿彌陀佛的人在內。開悟是學禪的最低要求,也是一個普遍要求。學禪的人要建立起對開悟的信心和志向,修行才真正地有目標。管理此心也是要達到開悟,開悟以後再來管理此心就更加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