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洪〕讚曰:舒王嘗手題其像曰:賢哉人也,行厲而容寂。知言而能默。譽榮弗喜,辱毀弗戚。弗矜弗克,人自稱德。有緇有白,來自南北。弗順弗逆,弗抗弗抑。弗觀汝華,唯食已實。孰其嗣之,我有遺則。予讀此詞。知其為本色住山人也。
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匱有三種,謂貪、瞋、癡。由依止貪瞋癡故,於有及資生具恆起追求無有厭足,常為貧乏眾苦所惱故,故名匱,以貪瞋癡能...(名數)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內供之四菩薩與外供之四菩薩也。內供者,從中央大日如來流出,為供養四方如來之菩薩,約於...十種仙人。又作十行仙、十種仙。彼等皆於人中煉心,不循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三學中有三種邪行】 p0216 瑜伽一百卷九頁云:復次於三學中,當知略有三種邪行。謂有一類補特伽羅,先求涅槃而樂...(1932~)韓國僧。慶尚南道協川郡人,俗姓李。十五歲,拜海印寺金子潤法師為師;二十二歲,於通度寺受具足戒。勤勉...(術語)心識謂之有所緣,心識以外之物謂之無所緣。所緣者如眼識之於色,耳識之於聲。心識攀緣寄託之境界也。總之,...【二法相違】 謂煩惱與涅槃二者相違。《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二載:一、煩惱,即指無明貪愛之惑,眾生隨順煩惱,流轉...苦諦下四行 一無常 二苦 三空 四無我 集諦下四行 一集 二因 三緣 四生 滅諦下四行 一盡 二滅 三妙 ...【利根補特伽羅】 p0703 瑜伽二十一卷十三頁云:云何利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雜語)嚴護其法也。無量壽經上曰:嚴護法城。...【位】 p0708 瑜伽十三卷十八頁云:云何位?謂受蘊。...(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第八》: 大慧。菩薩摩訶薩。在在生處觀諸眾生皆是親屬。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應食一切...我曾經一再強調,過堂也好,上殿也好,要聽二磬。但發現現在很少有人聽二磬。我想是不是有人走入了一種誤區:認為我...癸三、濕生相 看第三段的濕生相。濕以合感,就是他對某一種東西貪愛,就產生一個和合,和合以後就受生了。他沒有經...什麼是輪迴 輪迴又稱流轉、輪轉、生死輪迴,意思是眾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車輪一樣轉動不停,循環不...關於彌勒佛的一些情況,北傳的四部《阿含經》中,除了《增一阿含經》談得比較具體,其他三部經典要麼是沒有記載,要...在《觀音靈感錄》中有一個公案,也挺有意思。 清代有一位來自安徽的商人,叫程伯麟,念觀世音菩薩很虔誠,帶著一家...桑葚幹 四種乾果讓你養生補血,桑葚幹是目前水果及其製品中含天然鐵最豐富的,每100克含鐵42.5毫克,無愧於水果中補...實例一: 有一天,朋友打電話來要我去助念。我進門之後,沒見有人在亡者身邊幫忙,我說:你們這個念佛會,是在做什...
蔣山元禪師〔宋,惠洪《禪林僧寶傳》〕
【歷代名僧辭典】
禪師名讚元,字萬宗,務州義烏人。雙林傳大士之遠孫也。三歲出家,七歲為大僧。性重遲,閑靖寡言。視之如鄙朴人。然於傳記,無所不窺。吐為詞語,多絕塵之韻,特罕作耳。年十五遊方。至石霜,謁慈明禪師。助舂破薪,泯泯混十年。慈明移南嶽,又與俱。及歿葬骨石於石霜。植種八年乃去。兄事蔣山心禪師。心歿,以元繼其席。舒王初丁太夫人憂,讀經山中。與元游如昆弟。問祖師意旨,元不答。王益扣之。元曰:公般若有障三,有近道之質一。更一兩生來,恐純熟。王曰:願聞其說。元曰:公受氣剛大,世緣深。以剛大氣,遭深世緣。必以身任天下之重,懷經濟之志。用舍不能必,則心未平。以未平之心,持經世之志。何時能一念萬年哉。又多怒,而學問尚理。於道為所知愚,此其三也。特視名利如脫髮。甘淡泊如頭陀,此為近道。且當以教乘滋茂之,可也。王再拜受教。自凞寧之初,王入對。遂大用至真拜。貴震天下,無月無耗。元未嘗發視。客來無貴賤,寒溫外無別語。即斂目如入定,客即去。嘗饌僧,俄報火廚庫,且及潮音堂。眾吐飯蒼黃,蟻窘蜂鬧。而元啜啖自若,高視屋樑。食畢無所問。又嘗出郭,有狂人入寺。手刃一僧,即自殺尸相枕。左右走報,交武於道。自白下門,群從而歸。元過尸處,未嘗視。登寢堂危坐。職事者側立,冀元有以處之。而斂目如平日。於是稍稍隱去,卒不問。王弟平甫,豪縱於人物,慎許可。見元即悚然加敬。問佛法大意,元復有難色。平甫固請為說。元曰:佛祖無所異於人。所以異者,能自護心念耳。岑樓之木,必有本,本於毫末。滔天之水,必有原,原於濫觴。清淨心中,無故動念。危乎岌哉,甚於岑樓。浩然橫肆,甚於滔天。其可動耶。佛祖更相付授。必丁寧之曰:善自護持。平甫曰:佛法止於此乎。元曰:至美不華,至言不煩。夫華與煩,去道遠甚。而流俗以之,申公論治世之法。猶謂為治者,不至多言。顧力行如何耳。況出世間法乎。元豐之初,王罷政府。舟至石頭,夜造山拜墳。士大夫車騎,填山谷。王入寺,已二鼓。元出迎,一揖而退。王坐東偏,從官賓客滿坐。王環視,問元所在。侍者對曰:已寢久矣,王笑之王。結屋定林,往來山中。又十年,稍覺煩動。即造元相向,默坐終日而去。有詩贈之,其略曰:不與物違真道廣。每隨緣起自禪深。舌根已淨誰能壞。足跡如空我得尋。人以為實錄。元佑之初,曰吾欲還東吳。促辨嚴俄化,王哭之慟。塔於蔣陵之東。平甫狀其行碑山中。
上篇:明教嵩禪師〔宋,惠洪《禪林僧寶傳》〕 | 下篇:金山達觀穎禪師〔宋,惠洪《禪林僧寶傳》〕 |
【四生】 p0400 瑜伽二卷十五頁云:及四生可得,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又云:云何卵生?謂諸有情破[谷-禾+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