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起信論] 一覺者。十界眾生本性之覺也。謂六道眾生。業惑所覆。不能覺了。名
為不覺。三乘之人。斷惑證理。未能究竟。名隨分覺。惟佛一人。諸惑淨盡。徹見本性。名究竟覺。迷悟雖殊。覺體本一。論雲。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阿修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佛亦名眾生者。佛為無上眾生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三乘者。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也。)
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粗重散亂】 p1473 集論一卷九頁云:云何麁重散亂?謂依我我所執及我慢品,麁重力故;修善法時,於已生起所有諸受...行事鈔·通辨羯磨篇:「故律雲,若作羯磨,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羯磨。如是漸漸令戒毀壞,以滅正法。當隨順文...(術語)梵語曰阿紇裡Ahrīkatā,言作惡自心無恥也。唯識論六曰: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名數)智明者,智慧明瞭也,菩薩以十種善巧之智明,明瞭通達一切眾生之境界,以教化調伏,使出生死之苦海,而已成...(774~835)日本真言宗開祖。讚岐(香川縣)人,俗姓佐伯直。十五歲至京都研習儒學,後入大學明經科,逐漸接觸佛教...指修菩薩行者之十種善巧方便,此說出自舊華嚴經卷四十離世間品。新華嚴經卷五十六稱為十種勤修。即:(一)布施方便,...1、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 2、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義淨。其中鳩摩羅什所譯經論凡三十五部三百餘卷...又作改衣。其義有三,即:(一)更換衣服。(二)轉宗、轉派之意。(三)更換法衣之意,引申為進升和尚之位。[六祖能禪師...梵語 sajvara,巴利語同。佛為防止弟子們身、口、意之過非而製定之戒律。音譯作三婆邏、三跋羅。又作律儀。三藏中律...(經名)一卷,劉宋曇摩蜜多譯。佛為無垢光女說轉女成男之法。由一法增至十法。兼明女身種種之苦惱。...亦名:四分五分隨機開結淨地、十誦僧祇不開淨地、淨地開結諸部不同 子題:梨昌、簞 資持記釋云:「淨地中,十誦,初...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 時,有眾多...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各種的糾纏是煩惱的主要來源。尤其是一些似乎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糾纏或者說糾紛,好像很難逃離,...
佛號是一個廣大的無量光無量壽,但是問題是,是誰去念這句佛號是很重要。 你是用一念心去念這個佛號,能念的心是主...
原文: 或曰:阿彌陀佛,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一世界中念佛眾生,亦復無量無邊。阿彌陀佛,何能以一身,...
一頭牛的死亡 四五個穿長筒膠鞋的屠夫把一頭牛拖進了屠宰場。他們將牛的腳用繩子套住,然後使勁一拉,撲通一聲這頭...一讚淨土超勝 大矣哉淨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猶當遜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歷劫...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須賴的居士,名叫須賴。這個居士他受了三皈五戒以後非常精進地修學,嚴持五戒,供養三寶,而...
在佛陀的教言裡,經常會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們認為這是指魔王波旬,但實際上,真正的魔王,就是我們的無明迷...清淨心是智慧種,一般人誤會,認為多讀誦可以生智慧,其實錯誤。佛說,多讀誦是禪定障,有禪定障的人,不開智慧,所...
一覺
【三藏法數】
上篇:二種眾生 | 下篇:一道 |
【不還果補特伽羅】 p0340 雜集論十三卷八頁云:不還果補特伽羅者:謂於修道中,已斷欲界第九品煩惱,安住彼道。所...
粗重散亂
羯磨不如法令戒毀壞以滅正法
無慚
十種智明
空海
十種方便
四大譯經師
更衣
禁戒
轉女身經
攝食界開結諸部不同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放下我執,精進努力

【推薦】感應道交是雙方面的事情

為何彌陀一身能接引百千萬億眾生

傾聽生命的吶喊
印光大師法語擷錄

【推薦】善業必須要有正確思想來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