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彌陀一身能接引百千萬億眾生

原文:

或曰:阿彌陀佛,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一世界中念佛眾生,亦復無量無邊。阿彌陀佛,何能以一身,一時普遍接引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之一切念佛眾生乎?

答:汝何得以凡夫知見,推測佛境?姑以喻明,使汝惑滅。一月麗天,萬川影現,月何容心哉。夫天只一月,而大海大江,大河小溪,悉現全月。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無不各現全月。且江河之月,一人看之,則有一月當乎其人;百千萬億人,於百千萬億處看之,則無不各有一月當乎其人。

若百千萬億人,各向東西南北而行,則月亦於所行之處,常當其人;相去之處,了無遠近。若百千萬億人,安住不動,則月亦安住不動,常當其人也。唯水清而靜則現,水濁而動則隱。月固無取捨,其不現者,由水昏濁奔騰,無由受其影現耳。

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也。若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瞋癡相應,與佛相背,如水濁而動,月雖不遺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月乃世間色法,尚有如此之妙,況阿彌陀佛,煩惑淨盡,福慧具足,心包太虛,量周法界者乎?

故華嚴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故知遍法界感,遍法界應。佛實未曾起心動念,有來去相,而能令緣熟眾生,見其來此接引以往西方也。懷此疑者,固非一二;因示大意,令生正信。

《印光法師文鈔》·初機淨業指南序

白話譯文:

有人問:「阿彌陀佛,安居極樂世界。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一個世界中念佛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阿彌陀佛,為何可以用自己一身,一時普遍接引十方無量無邊世界的一切念佛眾生呢?」

答:「你怎麼能用凡夫的知見推測佛的境界?姑且用一個比喻來消除你的疑惑。一個月亮掛在天空上,地上所有的河川都會出現它的影子,月亮有何用心要那麼做嗎?天上雖然只有以個月亮,然而大海大江,大河小溪,都會映現以輪明月。甚至小到一勺一滴水中,也無不各現全月。而且江河之月,以人看它,則有一月對著這個人。百千萬億人,於百千萬億處看它,則無不各有一月對著每個人。

若百千萬億人,各向東西南北行走,則月也於所行之處,總是跟著每個人,不管去什麼地方,遠近都是一樣。若百千萬億人,安住不動,則月也安住不動,對著每個人。但只有誰清澈寧靜月亮才會顯現,水渾濁動盪就看不見了。月亮是沒有什麼取捨的,不出現的原因,是因為水渾濁奔騰,沒有辦法讓它的影像出現罷了。

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若心不清靜,不至誠,與貪瞋癡相應,與佛相背,如水濁而動,月亮雖然不遺萬物而自當照臨,而它的影像卻無法顯現於水中。月亮是世間的色法,尚且有如此之妙,何況阿彌陀佛,煩惱和惑業都已滅盡,福慧具足,心包太虛,體量容納週遍一切法界呢?

所以,《華嚴經》說:‘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故知遍法界感,遍法界應。佛實際上未曾起心動念,有來去相,而能使因緣成熟的眾生,看見他來此接引以往西方。有這種疑惑的人,不是一、兩個,因此說明大意,讓大家產生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