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一法當中又有多門。這多門就是講有四種念佛,再加上六度萬行迴向等。
首先來看實相念佛。在《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章裡面,除了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章》,其他的都屬於實相念佛的範圍。實相就是自性天真佛,這個實相之佛雖然我等眾生本具,但眾生的業障重,分別心重,要體悟這個實相,那是太稀有了。
這個實相是無相,無一切相,沒有方位,沒有時間,清淨本然,不立一法,眾生是摸不到門頭的,摸不到鼻孔的。參禪開悟就是悟這個實相。開悟在古德看來,把三朝的天子的福報——皇帝的福報,加上七次狀元的那種智慧加起來,才可能開悟。所以,這是很難的事情。
下面有觀像念佛,就是觀想阿彌陀佛的像,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從下面的足下輪相到無見頂相。三十二相,或者順觀或者逆觀,一一把他觀清楚。我們睜開眼睛仔細看一看,閉上眼睛,像在那裡好像還依稀彷彿有點印象;像不在,去觀,一點感覺都沒有。所以,觀像念佛也是很難的。對著像還能觀,像不在,間斷了,就沒辦法觀。《觀經》就談觀像,其中有個方便就是觀白毫,要把白毫相觀成了,其他相就好觀。但也不是很好做的事情。
還有一種是觀想念佛。這就是《觀經》講的前十三觀,就觀想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從水觀、地觀、寶樹觀、寶樓觀、蓮座觀……一一觀想。這個你去試試看,也是很難的。就是我們現在眾生能觀的心很粗糙,所觀的境界又非常的細微,那是佛的境界。觀琉璃地,還要先觀清徹的水,再由水轉為冰想,冰想再轉為琉璃想,琉璃下面又有七寶金幢,又有多少摩尼珠,又放了多少光,又有多少色。不容易。
還有是修六度萬行迴向往生。萬行,修菩薩行作了很多利益眾生的行門,這所作的東西就繁多了。初發心的菩薩貪瞋癡三毒都有,在做這些慈善、佈施事業的時候,他就有虛榮心了,有勝負心了,有名利心了,有攀緣心了,有煩惱心了,都出來了。這不是藉著修菩薩行的機會來造業嗎?造了業,哪個業更重,就墮到哪一道裡面去。所以這些修行都是有風險的,或者很難,或者做做就變味了。
在這種情況下,就看持名念佛的這種好處:唯有執持阿彌陀佛名號的這個法,至簡至要,又至為直捷,只要不間斷地去念佛,就能往生淨土。不談任何條件,就是信願持名,就是往生的資糧。而永明延壽大師說,只要往生,「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只要見到阿彌陀佛,那一切的念佛的功德都在裡面。
所以持名念佛在四種念佛中最為殊妙。不期實相而能證實相;不期待觀想,名號裡面就有著極樂世界全體的依正莊嚴,自然現前;不期待去觀像,名號裡面就有阿彌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所以持名念佛成就了,就等於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也能成就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念佛相對於通途佛法來說是修行的徑路,而執持名號又是念佛當中的徑路。徑路就是道路很小,但是很快捷到達目的地,這叫徑。所以路小表明念佛的功夫很簡易,捷就是比喻念佛成功的速度很快。這個徑路的修行首先來自善導大師,他有一個《勸念佛偈》講道:「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在所有修行法門當中,唯有這個徑路修行最好,逕路修行是什麼?只要念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