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聲聞獨覺猶有煩惱餘習】 p1395 大毗婆沙論十六卷一頁云:非如獨覺,及諸聲聞,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雜語)Śrāvatsa,譯曰吉祥海雲。卍字形也。...行事鈔·通辨羯磨篇:「問:『得對尼等四眾及以白衣作法不?』答:『不得也。律令至不見不聞處,方作羯磨;除所為作...(雜語)廣大之極,更無蓋之者也。與無上等同。又謂無所不蓋也。無量壽經上曰:如來以無蓋大悲,矜哀三界。同淨影疏...(名數)華嚴宗所立十種之教體也。...為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中道第一義觀之合併略稱。乃天台宗所立。空觀,乃由常識之立場(假)而入宗教立場之真理...有依行,為有可憑依之行業;輪,為摧破之義,謂眾生依此行業而修菩提,則能摧破一切煩惱惑業。十種行業為:(一)具足...即小乘的律藏,初分所明的是比丘戒法,第二分是比丘尼戒法,第三分是安居自恣等法,第四分是房舍等法。第三分及第四...宗鏡錄卷四十七以束蘆來比喻六根、六塵間之關係,即:(一)互相依,束蘆互相依倚,以此比喻六根、六塵更相由藉,而成...壓抑肉體與世間之慾望,以期達到精神上的理想境界之行為。禁慾之種類極多,或積極獎勵肉體上之苦行,或否定肉體,否...亦名:院相不周淨、籬牆不周淨、不周淨 行事鈔·四藥受淨篇:「籬牆不周淨。四分雲,半有籬障;多無籬障;都無籬障...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
佛陀在舍衛國弘法時,一天,佛在只園精舍外空地經行,婆羅門突邏闍心懷瞋恚,來到佛所,對著佛破口辱罵,並說種種毀...
我們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飯前都要唱念二時臨齋儀(即供養偈和供養咒),然後才可用齋。但我們很多人都只...
中國人喜歡喝湯,尤其是廣東人,老火靚湯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都覺得煲湯離不開肉,有肉味的湯才夠濃、夠鮮,其實不...做學問,雖然可為自己,但其並不是專為了自己;一般人,雖不專做學問,但其並不會得不到學問。 所以,凡是一個人,...
為什麼淨土法門講信願?這個願就是厭離娑婆。這厭離娑婆不是在口頭上說的,而是在內心深處要把它厭離到徹骨徹髓的程...
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攝大乘論》 這六道的眾生,像鬼道、或者是畜生、或者是人、或...
我們無量劫來,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個人成長過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挫折、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我們會自甘卑...一棵樹很喜歡一個小男孩,小男孩經常在樹下玩,有時爬上樹枝打鞦韆玩,有時摘果子吃。累了就躺在樹下休息,樹很高興...
第一義
【三藏法數】
[出大集經] 第一義者。即無上甚深之妙理也。其體湛寂。其性虛融。無名無相。絕議絕思。經云。甚深之理不可說。第一義諦無聲字。是也。(無聲字者。謂離語言文字之相也。)
上篇:一道 | 下篇:一實諦 |
【不淨觀六事差別】 p0340 瑜伽三十卷十三頁云:云何勤修不淨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謂依不淨增上正法,...
聲聞獨覺猶有煩惱餘習
室利靺瑳
羯磨不得對餘眾及白衣作
無蓋
十種教體
空假中三觀
十種有依行輪
四分律
束蘆二義
禁慾
攝食界院相不周淨
【大藏經】悲華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謗罵世尊的婆羅門

「二時臨齋儀」的內涵

煲湯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聖嚴法師:怎樣讀書

內心深處要厭離到徹骨徹髓

【推薦】每個人都活在自己心中的影相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