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謂如來於娑婆世界中有無數之稱號。如一切義成、圓滿月、獅子吼、釋迦牟尼、第七仙、毗盧遮那、瞿曇氏、大沙門、導師...即降龍缽。又作龍缽。那提迦葉(梵 Nadī-kā?yapa)歸依釋尊以前,屬事火外道。適遇釋尊求宿,迦葉納釋尊于于大龍...梵名 Krsna。印度教諸神之一。又稱黑天。系毗濕奴之化身。古代梨俱吠陀與奧義書中即出現其名,後至摩訶婆羅多之時,...【他作論】 p0485 瑜伽八十七卷六頁云:若欲一切皆自在等,變化因作;名他作論。...(界名)Apramāṇābha,又曰阿婆摩那,廅波摩那。色界第二禪中,第二天之名。譯曰無量光。四阿含暮抄下曰:阿波羅...(術語)對於法行而言,自依聖法而行,謂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謂之信行。信行者為鈍根而成聞慧,法行者為利根而成思...(名數)善財童子以福城為起點,次第南行而求善知識之城數。八十華嚴經七十八曰:此長者子,曩於福城,受文殊教,展...【四種問記】 p0430 俱舍論十九卷十七頁云:謂問記門總有四種:何等為四?頌曰:應一向分別,反詰舍置記,如死生殊...【不取隨好】 p0329 瑜伽二十三卷三頁云:云何於眼所識色中不取隨好?取隨好者:謂卽於眼所識色中,眼識無間俱生分...(界名)梵名Kāmadhātu,三界之一。淫慾食慾二欲強有情所住之處,名為欲界。上自六欲天為始,中自人界之四大洲,...(術語)教善雲勸,制惡雲誡。如來之教法,必具此兩門。大判一代教,則經藏者勸門也,律藏者誡門也,乃至諸惡莫作者...(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
我們要知道,一個國家裡面有這樣多的人,難免有良莠不齊。好人固然能夠自治,不好的人也不能夠任從他去作惡,擾亂治...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義。一約一期名今,現生髮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二約剎那名今,一念相...
當我們的始覺跟本覺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阿彌陀佛無量光壽全體的就是我們的本覺。所以始覺和本覺是不二...燕窩乃是東南沿海的一種叫金絲燕的鳥,用唾液伴海藻築成的巢。當人把新婚之燕辛勤築就在岩壁上的產房撬走後,它們便...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時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張望一番,見到一位出家師父,即問洗手間在何處?那位師父以手指示...有些食物吃對了會讓你一生的健康之路走得更平坦,同時,有些飲食習慣若不改掉,長年累月也會毀了你一生。讓我們來看...
我們先談一談念佛的人為什麼要修習出離心,如果不修習會有什麼過失。 先看緣由。請合掌。請一位同學把它念一遍。 戊...
公元前4世紀,有一個原本十分繁榮的國家,自從新的國王繼承王位掌管大權後,勵精圖治不眠不休,可是國家卻日漸衰弱...
一極
【三藏法數】
[出普賢行願品疏] 一極者。謂華嚴經廣談法界之旨妙極無二也。蓋如來出世。首為諸大菩薩說佛菩薩真實境界。不說二乘方便之法。是故聲聞緣覺雖在聽次。有如聾聵。寂無所聞。故疏雲。一極唱高。二乘絕聽。是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上篇:一會 | 下篇:一致 |
(術語)內秘菩薩之大行而外現小乘聲聞之相也。舍利弗等是也。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曰: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法...
釋迦異名
龍盂
吉栗瑟拏
他作論
阿波羅摩那阿婆
信行
一百一十城
四種問記
不取隨好
欲界
勸誡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深信因果是學佛的根本

現生髮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

念佛就是佛法界現九法界隱
魚翅燕窩背後的凶殘

別人好壞是別人的事,不必帶到心裡來煩惱
常吃五種食物保持健康

念佛人為什麼要修習出離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