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名數)財者,謂信等七種出世法財也。若一切眾生行此七法,資成道果,故謂之財。一、信財,謂信能決定受持正法,以...曹洞宗開祖洞山良价禪師以真理立為正位,以事物立為偏位,依偏正迴互之理,立五位(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一)三心(三信)之一。全稱欲生我國。即欲往生彌陀淨土之願心。與至心、信樂共為淨土門之安心。(參閱「三信」578...(術語)因論而生論,自本論涉於支論之謂也。探玄記四曰:後三品因論,別問別答。...【取望有為三種緣】 p0817 瑜伽十卷十頁云:問:云何取望有為三種緣?答:由與彼俱,令業能招諸趣果故;為俱有...即精進不懈之意。乃為完成人格或實現究極之目的而有的具體之意志表現。佛陀覺悟滅除苦惱之道有八,即八正道,其中「...(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佛說聖莊嚴陀羅尼經之別譯。為童子帶佩可避惡鬼之神咒,故名寶帶。...【善顯了】 p1139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二頁云:善顯了者:如所有性故。...(術語)佛之尊號。法華經方便品曰:諸大聖主,知一切世間天人群生類深心之所欲。...對無信仰者之貶稱。見佛而不知佛之真義者,稱無眼人;聞法而無法體會其真義者,稱無耳人。世稱無眼子、無耳子。往生...又作二俱犯過。天台藏、通、別三教之人為粗人,圓教之人為細人。然在法華時以前圓教之人,與前三教之人俱住,亦為有...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七十二那...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
現在信徒來皈依三寶的也很多,皈依三寶就是皈依過了之後作為一個正式的佛教徒了。沒有皈依之前,甚至你在家裡吃素念...
我們必須用心力來引導業力。因為我們無始劫造了很多業力,所以人跟人之間是非常複雜。我們人跟人之間有無量無邊的善...現在有許多知識份子激烈地反對因果報應和因果法則,他們從沒有仔細地想一想這種見解給社會留下了多大的禍害。 我們...
諸位,從明天開始我們開始我們開始引導大家修習這個道法,我們必須讓這個道法在心中生起來。但這個道法是什麼,你要...出家修行,其本意實乃殊勝莊嚴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諦之輩,往往對出家的動機與意義失去正面的共識,因而臆測錯誤,...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位名叫生漏的修行梵志來到園中,恭敬頂禮佛足後,坐在一旁。當時,...
當我們修習四念處之後,接下來應該要修助行四正勤。四正勤有四個法門,能使我們不斷地進步。這四個法門可以會歸為二...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龐蘊。龐蘊有一首詩: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我...
一語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疏] 一語者。如來之語也。經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蓋言於一語中演說妙法。無量無邊。譬如泉之初發。細若一線。流之不已。為江為海。無有窮盡也。
上篇:一言 | 下篇:一名 |
全一卷。唐代澄照讚。收於卍續藏第九十五冊。本經記述授三歸依、五戒、八齋戒及菩薩戒之行儀。五戒、八戒各設八門,...
七法財
君臣五位
欲生
因論生論
取望有為三種緣
努力
寶帶陀羅尼經
善顯了
大聖主
無眼人
二人俱犯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沒有文化的人,念阿彌陀佛聖號就可以

人生沒有對錯,還債而已,不要墮入對立
不信因果的可怕

【推薦】是自己把痛苦擴大了
出家的含義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緣

已生的惡法令斷,未生的惡法令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