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名數)一、生不可避,依善惡之業因苦樂之生不可避。二、老不可避,生者不可避老。三、病不可避,生者不可避病。四...日本佛教用語。又作卿名。對入佛門而未得度之兒童,往往取其生父之官職名稱為其稱呼,稱為君名。此一習俗流行於日本...即淫慾之熱情,猶如火能燒眾生心;或以淫慾心如火不可遏止,故稱慾火。欲又作欲。楞嚴經卷八(大一九·一四三下):...(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又曰因中有果論。計因中常有果性之外道也。譬如禾因谷生而論其谷中既有禾性是也...【取有四種】 p0816 雜集論七卷二頁云:取有四種。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執取諍根,執取後有,是取義...四念住、四正斷等三十七種道品,能資助止觀,故稱助道。又能資助果德,及諸行互為資助,故稱助道。天台宗十乘觀法之...(菩薩)胎藏界地藏院上第四位。密號曰祥瑞金剛。萬法能所依能生之尊也。大疏謂:寶處者,如從寶海生,從彼處生,故...【善現天】 p1138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六卷一頁云:云何善現天?謂善現天一類伴侶,乃至廣說。問:彼天何故名善現耶...謂理觀之行,離名字、心念之相,即離一切之念慮思想,而達真如之境,故稱無相離念。[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三] p5105...二人分別以噁心、善心,令佛身出血。即:(一)調達推山得罪,調達又稱提婆達多,生重噁心,推山壓佛,金剛力士為保護...凡五卷。高麗僧一然(1206~1289)撰。今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九冊。為記錄朝鮮三國(新羅、高句麗、百濟)所傳遺聞逸事...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以前虛雲老和尚講個故事,那是明朝雲南的事情。 有一位在家居士,後來他出家了,外號叫「秤錘法師」。他出家的因緣...不必為失去而難過,因為世間之物本來就是去住無常。我們所能做、所應做的只是在得到時珍惜它。 有些事情,當我們年...問: 師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經義,「佛氏門中不舍一法,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此二句佛語何解? 衍慈法師答: 佛法...很久以前,一位年輕的修行者,在前往舍衛城化緣的途中遇見一個漂亮的女孩。他不由得動了愛戀之心,相思成疾,終日茶...
從二諦圓融的角度,什麼叫做唯心淨土呢?說一個真實通達空性的人,他的心情是熾然的求生淨土,他明明知道娑婆世界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問: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裡是以凡夫發心大小分判,而蕅益大師是以念佛功夫淺深分判,為什麼同一個問題有兩種不同...某日,佛陀帶領阿難尊者及眾比丘入王舍城托缽乞食,在小巷中看到二個小孩正蹲在地上玩沙,其中一位名德勝,另一位名...
一言
【三藏法數】
[出圓覺經略疏] 一言者。謂圭峰密禪師。讀圓覺經未終其卷。於一言下豁然開悟。乃知自心即是佛心。定當作佛。故疏序雲。一言之下。心地開通。是也。
上篇:一句 | 下篇:一語 |
即不克行廣作法時,所修之簡略念誦法。據金輪時處儀軌載,行者因事忙修廣法恐有缺漏,或不好行廣軌者,皆可修此法。...
七法不可避
君名
慾火
因中有果宗
取有四種
助道
寶處菩薩
善現天
無相離念
二人出佛身血
三國遺事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無量義經
放下的氣度:秤錘法師出家的啟示
不必為失去而難過
「不舍一法,不受一塵」該如何理解
愚癡者只看外表

想到清淨的國土,一定要淨化你的內心

四大苦空,五陰無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