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佛陀帶領阿難尊者及眾比丘入王舍城托缽乞食,在小巷中看到二個小孩正蹲在地上玩沙,其中一位名‘德勝’,另一位名‘無勝’。他們天真地將沙子堆成城堡、房屋、倉儲,並且將沙粒當成米、麥等乾糧,放置於倉庫中。相好莊嚴的佛陀,金光遍照整個王舍城,當他們見到佛陀,不禁生起恭敬之心,德勝歡喜地捧著當作米、麥的沙粒供養世尊,並且發願:我未來亦將廣修供養,遍於天地。由於德勝此一善根及發願功德,佛涅槃百年後即於閻浮提作轉輪聖王,名‘阿育王’,以正法治理世間。此外,亦於各地廣造八萬四千塔供養佛舍利,並經常禮請僧眾至宮中接受供養。
當時,宮裡有一婢女,貧窮卑賤,見到阿育王經常舉辦齋僧大會,自悔無福:‘國王過去生因供養佛一掬土的緣故,今世大富大貴;不僅如此,今生又不斷供僧修福,將來果報一定更為轉勝。我因過去生的罪業,所以今世貧窮卑賤,又因貧窮無力修福,將來一定更為貧困,哪裡會有解脫的一天?’一想到此,便難過地哭了起來。
法會結束後,這名婢女在掃地時撿到一枚銅錢,便把握殊勝因緣,歡喜地將僅有的一枚銅錢供養法師。過了不久,婢女因病命終,投生至阿育王夫人的腹中,生為一端正殊妙、舉世無雙的女子。日子一天天過去,公主漸漸長大,但是她的右手總是緊握著拳頭。到了公主五歲時,夫人告訴阿育王這個異相,阿育王聽了便將公主抱到膝上,撫視她的右手。沒想到,原本擎拳的右手自動張開,掌中有一金錢,並且隨取隨有、無窮無盡,須臾間金錢就充滿了屋內。
阿育王覺得非常奇怪,即前去請示耶奢羅漢上座,問道:‘這個女孩過去生以何因緣,而能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上座回答:‘這個女孩過去是宮裡的婢女,雖然貧窮卑賤,仍希望能供僧修福。一天,她在掃地時拾獲一枚銅錢,便將此錢供養僧眾,因為虔心供僧的功德,命終後投生於王室,為國王女,手中恆握一枚金錢,取之無盡。’
典故摘自:《法苑珠林·卷八十一》
省思
一般人緊握生滅無常的財物,於憂悲苦惱中希求錦衣玉石,殊不知今世的果報,皆是過去所種之因;假使貪求便能得福,世間則不應有貧苦之人。《佛過去因果經》言:‘於諸福田中,佛福田為最,若欲求大果,當供佛福田。’擁有的股票,無常一到即成壁紙;銀行的存款,也抵不過人生的無常。將幻化的財富供養三寶,植生生世世的福田,才是最大的福報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