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修習無分別智,遠離所取能取,離諸戲論,故說無得。...(術語)三世之一。就剎那之三世而言。以現在一剎那為中心,後剎那以往為未來世,就一期之三世而言,今生已後之生為...據瑜伽師地論卷五十本地分中有餘依地第十六載,八依指:(一)施設依,施設者,建立之義。指人依五蘊中假用言說,施設...1、智德俱尊的人。 2、阿羅漢的尊稱。...行事鈔·序:「(示所為)庶令臨機有用,無待訪於他人,即事即行,豈復疑於罪福?」資持記釋云:「示所為者,即鈔興...(術語)謂等覺菩薩之智慧。以是居妙覺位之邊際故也。四教儀四十曰:邊際智滿入重玄門。...謂龍樹以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等四門判釋經論。即:(一)有門,謂四阿含經等,說一切因果之法,悉皆實...(人名)Srimitra,又作帛尸黎蜜多羅,西域三藏名,譯曰吉友。梁高僧傳一曰:帛尸黎蜜多羅,此雲吉友。帛者應為西域...(術語)迷之境界。謂為煩惱所繫縛而流轉於三界之眾生界也。...(經名)一卷,宋求那跋陀譯。佛對大迦葉說十二種之頭陀行。...即指極樂淨土之寶座。檀林,指栴檀林。意謂在栴檀林樹下,眾寶莊嚴之蓮華座。無量壽經(大一二·二七一中):「其池...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皈命禮。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重點指出八所以,即我們之所以求獲八法,是為了眾生,為了利他;看似自利,實為利他。世尊說...
《印祖文鈔》提到過一個公案:有一位夢庵居士,談當地發生的一樁車禍。一個司機夜間開車,一不小心從山路上栽到江裡...
上一次跟大家講《四十二章經》,財色招苦。因為我們每個人,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我們都是從財、色。我經常說,...
編者按:不殺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戒。戒殺的功德十分廣大,而殺生的果報又極為可怖,實為我們學...今天與各位討論的題目,是心靈的自由與解脫。我們生長在資源發展迅速的大都市,工作疲勞,生活緊張,身心都不自由;...
一、迎師 傳法時至,鳴鐘三下。諸師及觀禮隨喜者齊集法堂(或其他預定殿堂)靜候。 引禮師兩位各持引磬左右對站。接...大家天天念佛,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獲得了什麼!當您知道您一聲佛號會有如此大的福慧時,您能不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
人類的智慧從何而來?「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未經自省的生命不值得存在。」...
末世五法令正法不滅
【三藏法數】
[出十誦律] 一尊重正教謂諸比丘唯依正教進修。遠離小乘及諸外道偏邪之說。是故能令正法不滅。(梵語比丘。華言乞士。)二止息嗔惡謂諸比丘常行忍辱。不生瞋恚。德譽遠聞。令人歸仰。是故能令正法不滅。三敬事上座謂諸比丘於大德之人居上座者。恭敬順事。勤求法要。是故能令正法不滅。四愛樂正法謂諸比丘於上座所聞說妙法。深生愛樂。歡喜奉行。是故能令正法不滅。五善誨初習謂諸比丘於大乘法方便演說。令初心習學之人。有所依憑。進修於道。是故能令正法不滅。
上篇:大劫五喻 | 下篇:五五百年 |
色界初禪天的天人,分為三等,下等的天人即叫做梵眾天。...
無得
未來世
八依
尊者
行事鈔一部大宗
邊際智
龍樹四教
帛尸梨蜜多羅
迷界
十二頭陀經
檀林寶座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菩薩八法

人有福德,鬼神護佑

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

戒殺放生的重要意義
文珠法師《心靈的自由與解脫》

天台宗傳法儀軌
念一聲「阿彌陀佛」能獲得了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