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衣服)袈裟之異名。釋氏要覺上曰:大集經云:袈裟名離染服。...(名數)一常句。外道計過去之我,即為今我,相續不斷,執之為常,即墮於常見,是名常句。二無常句。外道計我今世始...【修十遍處能為五事】 p0906 瑜伽六十二卷四頁云:復次若觀行者、修十遍處,能為五事。何等為五?謂由修習地遍...【順抉擇分】 p1107 如淨初靜慮有四種中說。 二解 無性釋六卷十五頁云:言抉擇者:卽是現觀。此分卽是法無我忍。引...(物名)Kalasa,又作迦羅舍,羯攞賒。譯雲瓶,寶瓶,賢瓶。謂在大壇四方並中央之五個瓶也。於此盛五寶五穀五香五藥...因明用語。又稱有法差別相違因(梵 dharmi-vi?esa-viruddha)。因明三十三過中,因(理由)的四相違過之第四項。乃...九食之一。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一列舉四種世間食及五種出世間食,念食即屬出世間食。指行者若憶念善法而護持不忘,必能...(職位)禪林掌佛殿之事者。見象器箋六。...梵語 lokottara-jāna。指聲聞、緣覺二乘之智。三智之一。二乘之人,以一切智修四諦十二因緣,能出離世間,故稱之為...(名數)寶賢夜叉,滿賢夜叉,散支夜叉,眾德夜叉,應念夜叉,大滿夜叉,無比夜叉,密嚴夜叉也。...清代僧。幼粗率獷蕩,及長,遊惰無賴,出家後放縱如故,不守戒律。居於揚州禪寺時,一日,入廚與人爭食,惡口謾罵,...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第十 不起貪計身見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這是第十不起貪計身見願。這一願意謂:設...人生彷彿兩條船,一為名來,一為利往。然而,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 真正的利益最大化,是人類整體的共...佛告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當人出生以後,不僅要面對生存的問題,還要去面對社會與人群,誰都難以避免,畢竟人是群體的動物。人生的範疇是廣泛...「苦」是人生實相,離「苦」得「樂」,人之所欲。學佛最終的目標,即是透過佛法的修學體證,達到解脫生死輪迴的「苦...佛家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中,人的壽命不長,得人身的機會非常難得。人身的獲得是多...問: 一位師兄看到《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隨願...在好多大乘經典上,如《法華經》所說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這是表法的,不一定非燒不可的。 我跟一位法師討論...
文公楊億居士
【五燈會元】
文公楊億居士,字大年。幼舉神嬰,及壯負才名而未知有佛。一日過同僚,見讀金剛經,笑且罪之,彼讀自若。公疑之曰:「是豈出孔孟之右乎?何佞甚!」因閱數板,懵然始少敬信。後會翰林李公維,勉令參問。及由秘書監出守汝州,首謁廣慧。慧接見,公便問:「布鼓當軒擊,誰是知音者?」慧曰:「來風深辨。」公曰:「恁麼則禪客相逢只彈指也。」慧曰:「君子可入。」公應「喏喏」慧曰:「草賊大敗。」夜語次,慧曰:「秘監曾與甚人道話來?」公曰:「某曾問雲岩諒監寺:『兩個大蟲相咬時如何?』諒曰:『一合相。』某曰:『我只管看,未審恁麼道還得麼?』」慧曰:「這裡即不然。」公曰:「請和尚別一轉語。」慧以手作拽鼻勢,曰:「這畜生更[路-各+孛]跳在。」公於言下脫然無疑。有偈曰:「八角磨盤空裡走,金毛師子變作狗。擬欲將身北斗藏,應須合掌南辰後。」復抒其師承密證,寄李翰林曰:「病夫夙以頑蠢,獲受獎顧。預聞南宗之旨,久陪上國之遊。動靜諮詢,周旋策發,俾其刳心之有詣,牆面之無慚者,誠出於席間床下矣。矧又故安公大師每垂誘導,自雙林滅影,隻履西歸,中心浩然,罔知所止。仍歲沉痾,神慮迷恍,殆及小間,再辨方位。又得雲門諒公大士見顧蓬蒿,諒之旨趣,正與安公同轍,並自廬山雲居歸宗而來,皆是法眼之流裔。去年假守茲郡,適會廣慧禪伯,實承嗣南院念,念嗣風穴,穴嗣先南院,南院嗣興化,興化嗣臨濟,臨濟嗣黃檗,黃檗嗣百丈,丈嗣馬祖,祖出讓和尚,讓即曹溪之長謫也。齋中務簡,退食之暇,或坐邀而至,或命駕從之。請扣無方,蒙滯頓釋。半歲之後,曠然弗疑。如忘忽記,如睡忽覺。平昔礙膺之物,嚗然自落。積劫未明之事,廓爾現前。固亦抉擇之洞分,應接之無蹇矣。重念先德,率多參尋。如雪峰九上洞山,三到投子,遂嗣德山;臨濟得法於大愚,終承黃檗;雲岩多蒙道吾訓誘,乃為藥山之子;丹霞親承馬祖印可,而終作石頭之裔。在古多有,於理無嫌。病夫今繼紹之緣,實屬於廣慧;而提激之自,良出於鰲峰也。欣幸!欣幸!」公問廣慧曰:「承和尚有言,一切罪業,皆因財寶所生,勸人疏於財利。況南閻浮提眾生,以財為命,邦國以財聚人,教中有財法二施,何得勸人疏財乎?」慧曰:「幡竿尖上鐵龍頭。」公曰:「海壇馬子似驢大。」慧曰:「楚雞不是丹山鳳。」公曰:「佛滅二千歲,比丘少慚愧。」公置一百問,請廣慧答。慧一一答回。公問李都尉曰:釋迦六年苦行,成得甚麼事?」尉曰:「擔折知柴重。」公因微恙,問環大師曰:「某今日忽違和,大師慈悲,如何醫療?」環曰:「丁香湯一碗。」公便作吐勢,環曰:「恩愛成煩惱。」環為煎藥次,公叫曰:「有賊!」環下藥於公前,叉手側立。公瞠目視之曰:「少叢林漢。」環拂袖而出。又一日,問曰:「某四大將欲離散,大師如何相救?」環乃槌胸三下。公曰:「賴遇作家。」環曰:「幾年學佛法,俗氣猶未除。」公曰:「禍不單行。」環作噓噓聲。公書偈遺李都尉曰:「漚生與漚滅,二法本來齊。欲識真歸處,趙州東院西。」尉見遂曰:「泰山廟裡賣紙錢。」尉即至,公已逝矣。
上篇:廣慧德宣禪師 | 下篇:翠岩可真禪師 |
(佛名)又作須扇多。佛名。譯曰甚淨。見玄應音義三。梵Suya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