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書名)三十二卷,宋釋惠洪撰。禪宗自六祖以後,分而為二:一曰青原,其下為曹洞雲門法眼。一曰南嶽,其下為臨濟溈...指菩薩五十二位中之等覺位。...手結印契。密宗的修法,要手結印,口念咒,意觀想,這樣才能做到三密相應。...三沙彌之一。又稱逐蠅沙彌。指七歲至十三歲,能驅逐烏鳥、蠅等,不使掠奪比丘飲食之小沙彌。[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九、...(雜語)先達之有德者。慈恩傳一曰:後復北遊,詢求先德。釋簽起序曰:先德既詳。...(1263~1323)元代臨濟宗僧。浙江錢塘人,俗姓孫。號中峰,又號幻住道人。其性睿敏,十五歲立志出家。於至元二十三...奉祀本寺「開山」之堂。又稱祖師堂、祖堂、影堂、影室。常設於佛殿前面之西方,與東方伽藍堂相對峙。宋時,以禪林尊...為法華經妙音菩薩品所說最上最高之定。三昧,為梵語 samādhi 之音譯,意譯為定,即心住於一境而不妄動之狀態。幢,...於小乘,謂發有漏、無漏之智,非由加行而得任運自在。為果圓德(三圓德之一)最初之智圓德所分無師智、一切智、一切...(行事)Upavasatha,巴Uposatha,譯為齋日,增長。起世因本經七曰:一一月中,有六烏晡沙他。注曰:隋言增長,謂受...又作仁王、二天王、二天。謂立於寺門兩側,守護伽藍之二金剛力士像。兩者皆腰纏輕衣,筋骨逞露,束髮怒目。左尊開口...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維摩詰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薩,維摩詰,意譯為淨名、無垢,意思是以潔淨,沒有染污的人。 維摩詰是古...外出朝山,行走於東北鄉間小道上。一老農肩挑重擔,迎面而來。他好奇地問道:請問小師父,你是信佛教還是道教?佛教...原文: 曼佛世時,其有信受佛經語深,奉行道德,皆是我弟子也;其有甫欲學佛經戒者,皆是我弟子也;其有欲出身去家...在印度舍衛國的大城裡,有一位年高德重的長者,名叫郁伽。有一天,他和五百親友子弟們,一同到祗陀林去見佛陀。到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是非常複雜的,我們的心在哪裡,有幾斤重,沒有人能夠知道。有人講我的心比天高。佛法講的這個...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現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頓好。心裡頭除過念佛外,別無一件事掛牽,則臨終時,方可無掛...有個父親因長期失業,家庭壓力過大,情緒失控,用滾燙的水,傷及還在念小學的兒子背部,兒子受到嚴重傷害,不想再看...南無阿彌陀佛。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今天在道場白華庵,跟大家講一個修道者,把這個心用錯了地方,以至於他在...
開善道謙禪師
【五燈會元】
建寧府開善道謙禪師,本郡人。初之京師依圓悟,無所省發。後隨妙喜庵居泉南,及喜領徑山,師亦侍行。未幾,令師往長沙通紫岩居士張公書,師自謂:「我參禪二十年,無入頭處。更作此行,決定荒廢。」意欲無行。友人宗元者叱曰:「不可。在路便參禪不得也去,吾與汝俱往。」師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語元曰:「我一生參禪,殊無得力處。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應去?」元告之曰:「你但將諸方參得底,悟得底,圓悟妙喜為你說得底,都不要理會。途中可替底事,我盡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須自家支當。」師曰:「五件者何事,願聞其要。」元曰:「著衣吃飯,屙屎放尿,駝個死尸路上行。」師於言下領旨,不覺手舞足蹈。元曰:「你此回方可通書。宜前進,吾先歸矣。」元即回徑山,師半載方返。妙喜一見而喜曰:「建州子,你這回別也。」住後,上堂:「竺土大仙心,東西密相付。如何是密付底心?」良久云:「八月秋,何處熱?」上堂:「壁立千仞,三世諸佛,措足無門。是則是,太殺不近人情。放一線道,十方剎海,放光動地。是則是,爭奈和泥合水。須知通一線道處壁立千仞,壁立千仞處通一線道。橫拈倒用,正按傍提,電激雷奔,崖頹石裂。是則是,猶落化門到這裡。壁立千仞也沒交涉,通一線道也沒交涉。不近人情,和泥合水,總沒交涉。只這沒交涉,也則沒交涉。是則是,又無佛法道理。若也出得這四路頭,管取乾坤獨步。且獨步一句作麼生道?莫怪從前多意氣,他家曾踏上頭關。」上堂:「去年也有個六月十五,今年也有個六月十五。去年六月十五,少卻今年六月十五。今年六月十五,多卻去年六月十五。多處不用減,少處不用添。既不用添,又不用減,則多處多用,少處少用。」乃喝一喝曰:「是多是少?」良久曰:「個中消息子,能有幾人知?」上堂:「洞山麻三斤,將去無星秤子上定過,每一斤恰有一十六兩,二百錢重,更不少一牦。正與趙州殿裡底一般,只不合被大愚鋸解秤錘,卻教人理會不得。如今若要理會得,但問取雲門乾屎橛。」上堂:「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撞倒燈籠,打破露柱。佛殿奔忙,僧堂回顧。子細看來,是甚傢具?咄!只堪打老鼠。」上堂:「諸人從僧堂裡恁麼上來,少間,從法堂頭恁麼下去,並不曾差了一步。因甚麼卻不會?」良久曰:「只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
上篇:西禪守淨禪師 | 下篇:育王德光禪師 |
即就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行唯識之觀。又作三性觀行、唯識觀、唯識心定。為顯唯識之實性,成唯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