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善有三障】 p1140 辯中邊論上卷十一頁云:善有三障。一、無加行。二、非處加行。三、不如理加行。...(術語)固執異於正理之理而不動之迷情也。善導之觀經疏四曰:異見異學異執。教行信證六末曰:教誡邪偽異執外教。...又稱真言行者。指受學密教真言之法,修行五相三密之瑜伽者。 p4204...(雜語)背文而闇持之也。止觀四之一曰:誦者背文闇持也。...(名數)本業瓔珞經示三賢十聖之果報,用鐵輪王等之名。天台取其經意而立六輪,以配於因位之六位:一鐵輪王,十信位...亦名:觸女人戒觸相三種、身相觸三種、相觸三種 子題:比丘觸女約觸明犯、女觸比丘約樂論犯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地持經明九種大禪:禪梵語具雲禪那,華言靜慮,謂菩薩既憑弘誓,利益眾生,則當進修深廣大行。然深廣之行,莫若禪定...由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堂塔)具名法華三昧堂。以普賢菩薩為本尊,而修法華三昧之所也。...(一)止持戒與作持戒。(一)制止身口之惡,不殺不盜之戒法,稱為止持戒。(二)積極奉行作善者,稱為作持戒。[四分律刪...【八識規矩補註】 凡二卷。明代普泰撰。文略義深,可稱唯識學之精髓。世親菩薩攝取瑜伽百卷之要,精粹成三十頌,開...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四眾圍繞。及天龍夜...佛說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
(示未學) 一切諸法,本自不有,不過自心所現。眾生迷惑,妄起計著,究其大病,秪因迷己為物,又復於中認物為己。...
你過去的業障現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它給你做障礙,所以你心裡不安。那你怎麼辦?你認識它了,安一安吧! 當你這...
問: 師父慈悲,弟子有個生活上的困擾,希望師父能慈悲開示,讓我知道要怎麼做才如法?我是一名交易員,每當發心做...電視節目主持人楊瀾有一次採訪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崔琦。 崔琦出生在河南農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識一...明末清初的碩學鴻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生過半,半字受用無邊。半中歲月盡幽閑,半里乾坤寬展。 半郭半...
有的人打坐清靜自在,有的人打呼嚕睡覺。北方人有一句口頭禪:好吃的是餃子,享福的是倒子。北方人的冬天,房裡一堆...關於念佛,我們從靜的時候學起,就是說:安靜的時候會念佛。若初學念的人,在較吵的地方,較動鬧的地方,恐怕他就提...
眾生的心是很複雜的,實際慢慢地就能體會到,不管我們來上課學習,或者到念佛堂去念佛修行,慢慢這個心要把它變得單...
靈岩仲安禪師
【五燈會元】
澧州靈岩仲安禪師,幼為比丘,壯游講肆。後謁圓悟於蔣山,時佛性為座元,師扣之,即領旨。逮性住德山,遣師至鐘阜通嗣書,圓悟問曰:「千里馳來,不辱宗風。公案現成,如何通信?」師曰:「覿面相呈,更無迴互。」曰:「此是德山底,那個是上座底?」師曰:「豈有第二人。」曰:「背後底,[漸/耳]!」師投書,悟笑曰:「作家禪客,天然有在。」師曰:「付與蔣山。」次至僧堂前,師捧書問訊首座。座曰:「玄沙白紙,此自何來?」師曰:「久默斯要,不務速說。今日拜呈,幸希一覽。」座便喝。師曰:「作家首座!」座又喝。師以書便打,座擬議。師曰:「未明三八九,不免自沉吟。」師以書復打一下,曰:「接時,圓悟與佛眼見。」悟曰:「打我首座死了也。」佛眼曰:「官馬廝踢,有甚憑據?」師曰:「說甚官馬廝踢,正是龍象蹴踏。」悟喚師至,曰:「我五百人首座,你為甚麼打他?」曰:「和尚也須吃一頓始得。」悟顧佛眼吐舌,眼曰:「未在。」卻顧師,問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意作麼生?」師鞠躬曰:「所供並是詣實。」眼笑曰:「元來是屋里人。」又往見五祖自和尚,通法眷書。祖曰:「書裡說個甚麼?」師曰:「文彩已彰。」曰:「畢竟說個甚麼?」師曰:「當陽揮寶劍。」曰:「近前來,這裡不識幾個字?」師曰:「莫詐敗。」祖顧侍者曰:「是那裡僧?」曰:「此上座向曾在和尚會下去。」祖曰:「怪得恁麼滑頭。」師曰:「被和尚鈍置來。」祖乃將書於香爐上熏,曰:「南無三曼多沒陀南。」師近前,彈指而已。祖便開書。回德山日,佛果佛眼皆有偈送之。未幾,靈岩虛席,衲子投牒,乞師住持,遂開法焉。上堂:「參禪不究淵源,觸途盡為留礙,所以守其靜默。澄寂虛閑,墮在毒海。以弱勝強,自是非他,立人我,量見處偏枯,遂致優劣不分,照不構用,用不離窠。此乃學處不玄,盡為流俗。到這裡,須知有殺中透脫,活處藏機。佛不可知,祖莫能測。所以古人道,有時先照後用,且要共你商量。有時先用後照,你須是個漢始得。有時照用同時,你又作麼生抵當?有時照用不同時,你又向甚麼處湊泊?還知麼?穿楊箭與驚人句,不是臨時學得來。」
上篇:慧通清旦禪師 | 下篇:正法灝禪師 |
【秣蘇伐那】 西域記云:唐言闇林,千佛皆於此地說法。佛滅三百年,有迦多衍那,於此制發智論。...
善有三障
異執
真言行人
誦
六輪
觸女人戒相觸三種
九種大禪
業果
法華堂
二種戒
八識規矩補註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推薦】一切諸法本自不有,不過自心所現

業障生起了該怎麼辦

重罪輕報,肉眼是看不出來的
父母不會在原地等你
「半」的處世哲學

睡覺時仍要保持正念
【推薦】會性法師:在一切境界中不要忘記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