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翻譯名義集 > 正文
【不正知心所】 唯識宗所立五十一位心所之一,指誤解所觀之境的精神作用,為八大隨惑之一。不正知能障蔽正知,以毀...【勝義】 又作第一義、真實。指勝於世間世俗義之最勝真實道理。即無相之所行,不可言說,絕諸表示,息諸諍論,超越...(界名)娑婆世界也。娑婆譯曰堪忍,又譯忍。以此界之眾生而堪忍於惡故也,又以菩薩於此土忍惡而為教化故也。...梵名 Amoghasiddhi。又作不空成就佛。金剛界五佛之一。位於金剛界曼荼羅五解脫輪中北方月輪之中央。表五智中之成所...【生因】 五因之一,謂地、水、火、風四大種,為生起色法的原因。參閱『五因』條。...謂緣事與緣理二種求真道之心。(一)緣事菩提心,以四弘誓願為體。(1)眾生無邊誓願度,此乃應身菩提之因,是為饒益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是古印度的宗教徒,具有最高的權威;剎帝利是和婆羅門同樣被人尊敬的王族;吠...謂觀照己心以明心之本性。天台宗特別常用「觀心」一詞,如一心三觀、一念三千等皆是有關用語。修一心三觀即於自己一...(雜名)印度古文字。亦稱梵書。相傳為梵天所說之書。書體右行。為古今印度文字之本源。南北發達各異。行於北者多方...(術語)不共法中之共法。如人間之身體,人人各有一體,是不共也。然尚與眾人共通而受用,是共也。...魔障之境地。西方合論卷五(大四七·四○二下):「是故當知,心外見佛,即成魔境。何以故?以心外無一法可得故。」...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萬行起於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師鳩摩羅什,誦持此品以為心首。...在凡夫地,誰無煩惱。須於平時預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緣,不至捽髮。縱發,亦能頓起覺照,令其消滅。起煩惱境,不一而...《普賢行願品》第四,懺悔業障: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淨土法門的困惑 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來,一直就有許多疑點困擾著學佛行人,念佛能否當生成就、了生脫死就是一大疑...明朝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大師,著述宏富,弟子彙編遺文題為《憨山老人夢遊記》,因為大師文中提到:三界夢宅,浮生...有道禪師的禪堂裡,除了出家眾的禪者以外,也接受在家信徒進來參禪。他希望在家眾裡,也能出幾位像蘇東坡、王陽明這...過去在羅閱只國,有一位婆羅門非常貧窮,即使努力工作,還是禍事不斷,常常缺乏飲食、衣物。於是,失望的他走到街上...【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①。有專執前之二句者,終日營營,惟勤募化,曰...天道是什麼呢?《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個陰陽,不是虛玄的,一一都有事實可以作為依據。譬如,有日必有夜...
何羅歌
【翻譯名義集】
【何羅歌】或阿迦,此雲白華。
上篇:曼殊沙 | 下篇:阿提目多伽 |
(術語)八萬四千之煩惱也,塵勞為煩惱之異名,以煩惱污人之真性,使人煩勞也。止觀一曰:一一塵有八萬四千塵勞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