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翻譯名義集 > 正文
(飲食)以乳而造之粥也。大日經疏七曰:乳糜者,西方粥有多種。或以烏麻汁,以諸豆並諸藥味,如十誦藥法等文廣明,...即入天竺,乃佛教徒為求佛法、經典或佛像,而遠赴印度之意。又作渡天。遠赴印度求法之僧人,則稱入竺僧。天竺一詞,...【學明】 p1381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卷十三頁云:云何學明?答:學慧。謂學位無漏慧。...Fanyi Mingyiji 佛教辭書。南宋平江(治所在今江蘇蘇州)景德寺僧法雲編。7卷,64篇。系將散見於各經論中的梵文...【止息身心粗重】 p0390 瑜伽二十八卷六頁云:云何止息身心麁重?謂如有一、或由身勞身乏,發身麁重,發心麁重。此...梵語 acchatā 之意譯。即拇指與食指之指頭強力摩擦,彈出聲音;或以拇指與中指壓覆食指,復以食指向外急彈。於印度...梵語 mahākarunā,巴利語同。悲,意為拔苦。諸佛菩薩不忍十方眾生受苦而欲拔濟之,其心稱大悲,乃佛菩薩為救度眾...【自性靜慮】 p0599 瑜伽四十三卷一頁云:云何菩薩自性靜慮?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間心一...(術語)五種般若之一,一切諸法為般若所對境界(般若為能緣之智,諸法為所緣之境),故指一切諸法曰境界般若。見三...(公案)謂寂然不動自證獨悟之佛也。與趙州所謂屋裡之真佛同。圓智禪師問石霜和尚曰:有一人無出入息,速道將來。霜...(名數)一、佛說無量義經一卷,二、妙法蓮華經八卷,三、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世尊在靈鷲山上為群眾開演妙法,以手拈花,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法就此傳承下來。直到第十四祖龍樹菩薩,有位弟子不...開悟並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開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斷煩惱、證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頓悟,事須漸除。所以稱開悟的...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向比丘們開示:過去,諸天曾與阿修羅戰,釋提桓因告訴忉利天的天子說:各位與...
大家都讀誦大乘經典,或者是懺悔,或者是禮拜,或者是供養。我們讀大乘經的時候要供養,不是你供養很多了,一支香也...
過去,有位智光長者請佛陀為大眾宣說出家與在家之勝劣,佛以譬喻為說出家之殊勝。 佛言:善男子!出家菩薩觀三界內...減緩全球變暖,素食拯救地球 北極的冰蓋在加速融化,海洋裡冰層消失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這是迄今為止最明...一個人如果沒有努力的目標,的確很容易就喪失生命的原動力,而一般人的努力,無非是追求名、追求利、追求權、追求勢...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間阿修羅等,今此法門,付囑於汝。應當愛樂修習,乃至經一晝夜,受持讀誦,生希望心。於大...
末底
【翻譯名義集】
【末底】秦言慧。
上篇:三昧 | 下篇:若那 |
【迦吒富單那】 此翻雲奇臭餓鬼。...
乳糜
入竺
學明
翻譯名義集
止息身心粗重
彈指
大悲
自性靜慮
境界般若
有一人
法華三部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大藏經】最上乘論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提婆菩薩的寬恕
開悟並不等同於成佛

內心解縛之要

讀了很多經,還不知道怎麼修行

出家猶如脫海險喻
素食救地球,是牽強還是科學真相
聖嚴法師《積極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