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翻譯名義集 > 正文
【外物施】 p0492 瑜伽三十九卷二頁云:又諸菩薩、亦由二相以外施物,施諸眾生。一、求受用者,恣彼所須,如其所樂...占察經云二種觀法: 一、惟識觀 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知惟自心。於念念間,悉以三觀。觀...梵語 anavarāgra-?ūnyatā 或 anagra-?unyatā。十八空之一。與「無際空」同義。萬法由因緣而生,亦由因緣而滅,...(術語)與舊云菩提薩埵同。仁王經良賁疏下三曰:舊云菩提,今雲冒地,舊云薩埵,今雲薩怛縛。...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佛在舍衛,六群攜手在道,或遮他男女。居士譏言無有正法,如王大臣豪貴長者。比丘舉過,佛因...(1605~1645)明末臨濟宗僧。出生於漢岳池羊山麓,俗姓不詳。字字水,號鐵龍。十三歲出家,通教學,常參四川牛山、...梵語 navamālikā。又作那縛忙裡迦、新摩利迦。意譯如次第華。學名 Jasminum sambac。為素馨類之蔓延植物。其枝蔓...(術語)說幽玄無盡緣起之法之宗,即雲華嚴宗。...(一)位於廣東省博羅縣西。隋代所建,唐代曾擴建。蘇軾游香積寺詩引:「寺去縣七里,三山犬牙,夾道皆美田,麥禾甚茂...(術語)如如之理體為如如智所契之境者。...【離顛倒及離多顛倒】 p1431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頁云:離顛倒者:由見道故。所言多者:由修道故。由彼修道多修習故;...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手淫無害論當下極度盛行,對青少年的危害極其嚴重!關於手淫產生危害的具體原因我已有帖子專門介紹了,這裡側重介紹...隨著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實,中國佛教事業迅速恢復,蓬勃發展,迎來了興旺發達的新時期。中國佛教界遵從佛陀的教育,積...我們都知道,修行其實就是修心,因此修行最大的快樂,就是這念心能時時放得下、提得起、能真真實實地活在當下。當下...有位女士的說話音量驚人,即使只對一、兩個人談話,也是非常大聲,尤其是在群眾中,衹要她講話,別人的聲音都聽不見...關於積集智慧的資糧,本經講到有二種因緣:第一個是有情的聲音,是指有明瞭性的鳥類所發出來的法音。以下講到沒有明...吾人不做傷天損德事,怕什麼東西。念佛之人,善神護佑,惡鬼遠離,怕什麼東西。 汝若常怕,則著怕魔,便有無量劫來...人不一定生性多疑,多半是因為曾經上過當,所以才疑神疑鬼。若父母就經常哄騙孩子,孩子自然也學會騙人,因此讓人誤...有個人的好友住在另一座城市,雖然相隔三十里,他每年必定舉家到朋友那裡訪問一次,連小狗都帶去。 好景不長,有一...
末那
【翻譯名義集】
【末那】唯識翻意。或云執我,亦云分別。唯識宗云:具足應言訖利瑟吒耶末那。此翻染污意。謂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常俱,故名染污。常審思量,名之為意。思慮第八,度量為我,如是思量,唯第七有,餘識所無,故獨名意。復能了別,名之為識。前之六識,從根得名;此第七識,當體立號。識論頌云: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並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有覆無記攝。大乘入楞伽:大慧問佛:云何但說意識滅,非七識滅?佛言:大慧,以彼為因,及所緣故,七識得生。大慧,意識分別境界,起執著時,生諸習氣,長養藏識。由是意俱,我我所執,思量隨轉,無別體相,藏識為因,為所緣故。執著自心,所現境界,心聚生起,展轉為因。大慧,譬如海浪,自心所現境界,風吹而有起滅,是故意識滅時,七識亦滅。然楞伽經唯明三識,不辨七識者,准此文雲無別體相,所以唯說八六二識。起信亦然。通源問:現識屬第八,事識屬前六,何故不言第七識耶?答:七識名染污意,常時執取第八為我。是則若言第八,必兼第七。故瑜伽論云:賴耶識起,必二識相應。又,事識緣外境時,必依第七。是故不說。宗鏡問:第六能斷惑成無漏,第七不能斷惑,何故亦成無漏?答:謂第七識,是第六所依根,第六是能依識。能依識既成無漏,第七所依亦成無漏。謂第六入生法二空觀時,第七識中俱生我法二執現行,伏令不起,故第七成無漏。問:何故第八是有漏耶?答:第八是總報主,持種受熏。若因中便成無漏,即一切有漏雜染種子,皆散失故,即便成佛。何用更二劫修行耶?問:前五既非是總報主,何故不成無漏?答:前五根是第八親相分,能變第八,既是有漏,所變五根,亦有漏。五根是所依,尚有漏,能依五識,亦成有漏也。宗鏡七識十名:一、六後得名,稱為七識;二、根塵不會,名為轉識(宗鏡云:轉為改轉是不定義,即三性三量三境,易脫不定,方名轉識);三、不覺習氣忽然念起,名妄想識;四、無間生滅,名相續識;五、障理不明,名無明識;六、返迷從正,能斷四住煩惱,名為解識;七、與涉玄途,順理生善,名為行識;八、解三界生死,盡是我心,更無外法,名無畏識;九、照了分明,如鏡顯像,故名現識;十、法既妄起,恃智為懷,令真性不顯,名智障識。
上篇:質多耶 | 下篇:阿賴耶 |
(術語)本門十妙之一。本時之說法妙也,謂佛說法之不可思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