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異門論一巻十頁云:二法云何?嗢柁南曰:二法謂名色,乃至盡無生。總二十七門:應隨次別釋。有二法,謂名色。復有二法,謂無明、有愛。復有二法,謂有見、無有見。復有二法,謂無慚、無愧。復有二法,謂慚、愧。復有二法,謂惡言、惡友。復有二法,謂善言、善友。復有二法,謂入罪善巧、出罪善巧。復有二法。謂入定善巧出定善巧。復有二法,謂界善巧、作意善巧。復有二法,謂質直、柔和。復有二法,謂堪忍、可樂。復有二法,謂和順、供養。復有二法,謂具念、正知。復有二法,謂思擇力、修習力。復有二法,謂不護根門、食不知量。復有二法,謂能護根門、於食知量。復有二法,謂匱戒、匱見。復有二法,謂破戒、破見。復有二法,謂具戒、具見。復有二法,謂淨戒、淨見。復有二法,謂見如理勝。復有二法,謂厭如理勝。復有二法,謂於善不喜足、於斷不遮止。復有二法,謂奢摩他、毘缽舍那。復有二法,謂明解脫。復有二法,謂盡智、無生智。如彼一巻十頁至三巻五頁廣釋。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化身之心。實無識慮者。佛地論六曰:化心等依實心現,但實心上相分,似有緣慮等用,如鏡中火。...宋代法眼宗僧。浙江杭州人,俗姓陸。自幼出家,十六歲遊方,禪教俱修。謁大法眼文益禪師,文益以八還義勘之,不能對...【死有】 p0618 俱舍論九卷二頁云:四者、死有。謂最後念、次中有前。 二解 發智論十九卷十六頁云:云何死...又作金剛水(梵 vajrodaka)、金剛誓水。為密教修行者灌頂受三摩耶戒時,為表不退菩提心之誓約所飲之淨香水。大日經...(術語)諸法差別之自性也。止觀五曰:界名界別,亦名性分。...【十三住差別】 p0119 瑜伽四十七卷十五頁云:又諸菩薩,種姓住中,於餘十一諸菩薩住,及如來住,唯有因轉,攝受彼...【十勝行】 p0102 成唯識論九卷十三頁云:十勝行者:卽是十種波羅蜜多。...【貪】 p0976 瑜伽八卷三頁云: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又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可愛境界,若...人名,為斛飯王之子,阿難之兄,佛之從弟。出家學神通,身具三十相,誦六萬法藏,其本地為深位的菩薩,釋尊在法華會...【常轉】 p1011 瑜伽八十二卷十四頁云:云何常轉?謂穿穴已;復還淨處。...(術語)稱密印也。密印者,是一切諸佛以此莊嚴之故成法界之身,又以此加持眾生之故得同於法身,故云同如來莊嚴具。...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高安縣黃檗山鷲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孫。西堂百丈之法姪。獨佩...
三善十一者:言無貪者,於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作善為業。言有有具者,上一有字即三有之果,有具即三有之...
眾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歸還,須待人領,方可不致撞牆磕壁,墮坑落塹。彼得人領,當須全體依從領者所...
問: 感恩師父遠道而來為我們講經開示。我的問題是:善導大師關於正行與雜行,正行五專念,萬修萬人去,雜行千人修...二戰結束後,英國皇家空軍統計在戰爭中失事的戰鬥機和犧牲的飛行員以及飛機失事的原因和地點,其結果令人震驚:奪走...無我佛教的根本教義之一。指外道所執的實我及凡夫所妄計之我是空無的;為三法印之一。 在佛法中離有情義、依他起義...問: 有時看到畜生道的眾生,我們在心裡為它默念阿彌陀佛,做三皈依,這樣是不是就算為它們授了三皈依和種下金剛種...
《智論》裡面說,一種可能,或可螞蟻在自己的前面成佛。你現在不要看它是地上爬的螞蟻,螞蟻惡業盡的話,也許它的善...
三車已息馳求念,露地安然坐白牛 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三車,是出在《法華經》的譬喻品。譬喻品談到在三界裡,由...
二法
【法相辭典】
【二法】 p0020
上篇:一來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諸功德法 | 下篇:二苦 |
【知時五相】 p0819 瑜伽七十一卷十頁云:復次云何知時。謂由五相故。一、通達正現在前雜染故,二、通達將現在...
化心
文遂
死有
誓水
性分
十三住差別
十勝行
貪
提婆達多
常轉
同如來莊嚴具
【大藏經】悲華經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用無貪來對治貪著

印光法師對六個詰難疑問的解答

念阿彌陀佛後,還念八十八佛,這是雜修嗎
當成功近在咫尺的時候,千萬別放鬆警惕
「無我」的簡單解釋
為畜生道念佛有用嗎

結了善緣,才能得蒙救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