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論二十一卷十頁云:如是已顯六因自性,今當復顯六因相雜不相雜義。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俱有因耶?答: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俱有因。有法、是俱有因;彼非相應因。謂有為不相應法。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同類因耶?答:應作四句。有法、是相應因;非同類因。謂未來相應法。有法、是同類因;非相應因。謂過去現在不相應法。有法、是相應因;亦同類因。謂過去現在相應法。有法、非相應因;非同類因。謂未來不相應法、及無為法。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遍行因耶?答:應作四句。有法、是相應因;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諸餘相應法。有法、是遍行因;非相應因。謂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生住老無常。有法、是相應因;亦遍行因。謂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有法、非相應因;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諸餘不相應法。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異熟因耶?答:應作四句。有法、是相應因;非異熟因。謂無記無漏相應法。有法、是異熟因;非相應因。謂不善善有漏不相應法。有法、是相應因;亦異熟因。謂不善善有漏相應法。有法、非相應因;非異熟因。謂無記無漏不相應法。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能作因耶?答: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能作因。有法、是能作因;彼作相應因。謂不相應法。問: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同類因耶?答: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俱有因。有法、是俱有因;彼非同類因。謂未來法。問: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遍行因耶?答: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俱有因。有法、是俱有因;彼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有為法。問: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異熟因耶?答:若法、是異熟因;彼亦是俱有因。有法、是俱有因;彼非異熟因。謂無記無漏有為法。問: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能作因耶?答: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能作因。有法、是能作因;彼非俱有因。謂無為法。問: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遍行因耶?答: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同類因。有法、是同類因;彼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過去現在法。問: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異熟因耶?答:應作四句。有法、是同類因;非異熟因。謂過去現在無記無漏法。有法、是異熟因;非同類因。謂未來不善善有漏法。有法、是同類因;亦異熟因。謂過去現在不善善有漏法。有法、非同類因;非異熟因。謂未來無記無漏法及無為法。問: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能作因耶?答: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能作因。有法、是能作因;彼非同類因。謂未來法及無為法。問: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異熟因耶?答:應作四句。有法、是遍行因,非異熟因。謂過去現在無記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有法、是異熟因;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不善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不善善有漏法。有法、是遍行因;亦異熟因。謂過去現在不善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有法、非遍行因;非異熟因。謂除過去現在無記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無記及無漏法。問: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能作因耶?答: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能作因。有法、是能作因;彼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一切法。問:若法、是異熟因;彼亦是能作因耶?答:若法、是異熟因;彼亦是能作因。有法、是能作因;彼非異熟因。謂無記及無漏法。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雜語)Dveṣa,譯曰瞋恚。見名義集六。...即身精進與心精進。精進者,謂心練於法而不懈怠。如法致財而用於布施等,為身精進;斷慳貪等噁心,使不得入者,為心...即濁惡之世。此時煩惱、邪見熾盛,且人壽短促,苦多而樂少。據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載,惡世中有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破壞佛所制的戒律的人有五種的罪過,即自害、為智所呵、惡名流布、臨終生悔、死墮惡趣。...為佛及轉輪聖王所具足三十二相之一。即雙頰豐隆之相,猶如師(獅)子王之頰。(參閱「三十二相」507) p6364...(術語)甚深之法忍也,法忍有三忍五忍十忍等種種淺深差別。無量壽經上曰:其聞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又曰:心...叢林通常指禪宗寺院而言,故亦稱禪林,但後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禪林制度而稱叢林的。中國禪宗從曹溪慧能後,...【遮止句】 p1341 雜集論十五卷十一頁云:遮止句者:謂於所問;不爾而答。以不爾言,遮止所問。如有問言:蘊外諸行...「損伏斷」之對稱。為經量部所立。即依無漏道之力,斷滅煩惱種子,令不再生。此異於損伏斷之暫時壓止煩惱種子,觸緣...(術語)稱讚淨土經,誠證十方如來彌陀之本願也。...(雜語)Ārambha-vastu,風名。譯曰發事。見大威德陀羅尼經十五。...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
問: 印祖是否見到了夏會本?有無文字記載?許多大德都讚夏會本是善本,請問法師怎麼看? 大安法師答: 這個問題是...
觀自在是我們因中修行的一個方法。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是在因中自利,以這種方式來命名的。那麼,觀自在菩薩跟觀...問: 請教法師,我聽人說淨土法門惡人當機,佛又偏憐罪苦眾生。是不是越惡越光榮,越惡越容易往生呢? 大安法師答:...
中品中生,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性下善凡夫人,他所接受的行法,跟中品上生相比,又降劣了一步...有兩種世間法,有兩種出世間法。一種出世間法是為了利益自己,一種出世間法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有兩種世間法:一種...問: 弟子讀《長阿含經》前三分皆歡喜生信,嘆未曾有,只是第四分講須彌山及四週龍王、金翅鳥、日月宮殿等事,與所...
菩薩是什麼樣子呢?菩薩就供在廟堂,是不是就長這樣呢?在《普門品》提到,觀世音菩薩為了普度眾生,於是應以何身得...
眾生讚歎隨喜的業不大成熟,人家一說誰好,他總要挑點毛病,就連出家人也一樣。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第五大願隨喜...
六因相雜不相雜義
【法相辭典】
【六因相雜不相雜義】 p0310
上篇:六十二種諸惡見趣 | 下篇:六相解釋一切契經 |
梵名 Vāyave。為風神,乃一種無縛之風天乘。吠,表無言三昧,義謂畢竟空。大日經義釋卷七載,此一本來無縛,得真解...
醍鞞沙
二種精進
惡世
破戒五過
頰車如師子相
深法忍
叢林
遮止句
畢竟斷
十誠證
阿嵐婆蘇都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推薦】如何看待夏蓮居的《無量壽經》會集本

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同一個菩薩嗎
淨土法門是不是惡人當機

把持戒的功德,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把了生脫死當作頭等大事
佛經中有些與世間常識相違,該如何斷疑生信

菩薩的化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