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卷十七頁云:云何名為尋思彼理?謂作是思:若內若外,都無有我有情可得,或說為淨,或說不淨。唯有色相,唯有身形;於中假想施設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又如說言:壽暖及與識,若棄舍身時;離執持而臥,無所思如木。既死沒已;漸次變壞,分位可知。謂青瘀等、乃至骨鎖。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發,父母不淨,和合所生,糜飯等食之所增長;此因、此緣、此由藉故;雖暫時有諸淨色相,似可了知;而內身中若內若外,於常常時,種種不淨,皆悉充滿。如是名依世俗勝義及以因緣觀待道理,尋思彼理。復作是思:於此不淨,若能如是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如是欲貪,定應當斷。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彼理。復作是思:如世尊說:若於不淨,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是至教量。我亦於內自能現見於諸不淨,如如作意思惟修習,如是如是令欲貪纏,未生不生,生已除遣。是現證量。比度量法,亦有可得。謂作是思:云何今者作意思惟能對治法,可於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彼理。復作是思:如是之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謂修不淨,能與欲貪作斷對治;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唯應信解。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思彼理。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法者教法,能詮之教文也,義者所詮之義理也。法華經序品曰:演大法義。佛說譬喻經曰:如來大慈為說如是微妙...大乘百法明門論云: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菩薩)即無能勝菩薩。在胎藏界釋迦院釋尊之前,與其妃相對,而守護一門,密號曰勝妙金剛。...【自相無我】 p0598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二頁云:自相無我者:無我所顯為自相故。...(人名)梵名Uttara,又作嗢怛羅、郁多羅、溫呾羅。譯曰上,南印度珠利耶國人。西域記十、珠利耶國條,謂提婆嘗聞師...【十八不共佛法】 此為十八種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於聲聞、緣覺,唯佛與菩薩特有的十八種功德法。此十八不共佛法,...子題:行水 資持記釋云:「又下,次明餘食。恐謂僧餘,不應與俗。准此明開;寺中應閉。次科,經中 行水 ,謂別器盛...為「正覺門」之對稱。正覺門,指彌陀之正覺;往生門,則指眾生往生之因果。阿彌陀佛於過去世未成佛時,曾立誓言「若...【不應理轉】 p0325 瑜伽八十九卷九頁云:於所緣境,深生繫縛;猶如美睡,隱翳其心。是故說名不應理轉。...【攝諸道道】 p1459 雜集論九卷十五頁云:攝諸道道者:謂三無漏根。由此能攝初中究竟一切道故。未知欲知根、攝方便...(術語)入於禪定,快樂心神也。華嚴經曰: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維摩經方便品曰:雖復飲食而以禪...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我們知道三寶是眾生的良福田,也就是是最好的福田。在三寶當中哪怕只做一點點的供養,都可以獲得無量的福報。我們平...佛說法是對緣的、對機的,不是佛想說法。大家看每一部經,除《阿彌陀經》之外,都有請,三請而後說。佛說法的因緣是...追求財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標。然而,世間的富人,有的越來越富有,有的日益變窮,有的一夕變窮,乃至負債累累。...二十二日,師開示云:修道不難,但能放下萬緣,人法雙絕,四相皆空,平平實實做去即得。併舉某僧行相為例,其人耳聾...命運能改造 人生不如意事太多,諸如身體欠安、家庭失和、事業不順、考試落榜等不一而足。與其說是命運的安排,不如...其實佛教就是把我們整個生命,都落實到最小的時間單位裡,落實到每個當下一個個相續不斷、遷流不息的念頭上。淨慧老...做更大的事業、追求更大的榮譽、賺更多的錢,每個人都想讓全世界知道自己。 人生的煩惱、人際的衝突,根源皆在此。...舍衛國中,有位大富長者的妻子生了一個端正莊嚴的兒子。這孩子誕生時,天空突然下起大雨,如此殊勝的瑞相,長者夫婦...
不淨理
【法相辭典】
【不淨理】 p0323
上篇:不淨相 | 下篇:不善心死 |
凡二卷。宋代覺范慧洪(1071~1128)撰。全稱石門洪覺范林間錄。收於卍續藏第一四八冊。本書為寂音尊者覺范慧洪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