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五卷六頁云:謂契經說:不共無明,微細恆行,覆蔽真實。若無此識;彼應非有。謂諸異生、於一切分,恆起迷理不共無明;覆真實義,障聖慧眼。如伽他說:真義心當生,常能無障礙。俱行一切分,謂不共無明。是故契經說異生類,恆處長夜,無明所盲;惛醉纏心,曾無醒覺。若異生位,有暫不起此無明時;便違經義。俱異生位,迷理無明,有行不行;不應理故。此依六識,皆不得成。應此間斷;彼恆染故。許有末那;便無此失。染意恆與四惑相應;此俱無明,何名不共?有義、此俱我見慢愛,非根本煩惱;名不共何失。有義、彼說理教相違。純隨煩惱中,不說此三故。此三、六十煩惱攝故。處處皆說染污末那,與四煩惱恆相應故。應說四中無明是主。雖三俱起;亦名不共。從無始際,恆內惽迷,曾不省察,癡增上故。此俱見等,應名相應。若為主時;應名不共。如無明故。許亦無失。有義、此癡名為不共者;如不共佛法,唯此識有故。若爾;餘識相應煩惱,此識中無,應名不共?依殊勝義,立不共名。非互所無,皆名不共。謂第七識相應無明,無始恆行,障真義智;如是勝用,餘識所無,唯此識有;故名不共。既爾;此俱三亦應名不共?無明是主,獨得此名。或許餘三亦名不共。對餘癡故;且說無明。不共無明,總有二種。一、恆行不共。餘識所無。二、獨行不共。此識非有。故瑜伽說:無明有二。若貪等俱者;名相應無明。非貪等俱者;名獨行無明。是主獨行,唯見所斷。如契經說: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非主獨行,亦修所斷。忿等皆通見修所斷故。恆行不共,餘部所無。獨行不共,此彼俱有。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梵語 samaya-mandala。又作三摩耶曼荼羅、平等曼荼羅、三昧耶智印。略稱三曼。密教四種曼荼羅之一。即畫諸尊所持之...【漏隨順】 p1284 雜集論三卷八頁云:漏隨順者:謂順抉擇分,雖為煩惱粗重所隨;然得建立為無漏性。以背一切有、順...(術語)六根之一。梵語,揭邏拏。譯言鼻。生鼻識之所依為鼻根。義林章三本曰:鼻者能嗅義,梵雲揭羅拏,此雲能嗅。...(術語)回噁心而向善心披陳往日之非而悔過也。...【意於已轉依位與二十一心所相應】 p1211 成唯識論五卷一頁云:已轉依位、唯二十一心所俱起。謂遍行別境各五,善十...(術語)五見之一。或斷見或常見偏於一邊之惡見,謂之邊見。又起身見,其後邊所起斷常之惡,名為邊見。...(人名)唐江西道一禪師,為南嶽讓之法嗣,姓馬氏,時稱馬祖。元和中謚大寂。傳燈錄六曰:六祖能和尚謂讓曰:向後佛...【現觀智諦現觀】 p0956 成唯識論九巻十一頁云:四、現觀智諦現觀。謂一切種緣非安立根本後得無分別智。...位於河南安陽縣城西北三十五公里之清涼山南麓。修定寺已毀於清末。塔建於唐代,現僅殘存塔身,高九點五公尺,為方形...凡三卷。全稱大乘密嚴經(梵名 Ghana-vyūha-sūtra)。譯本有二,一為唐代日照(地婆訶羅)譯,另一為唐代不空三藏...【諸蘊出現】 p1348 瑜伽八十四卷十頁云:諸蘊現者:謂從出胎,乃至老位。...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恆思得慧根,恭敬得義理,無貪作事成,不慳財物長。(寶行王正論) 一、恆思得慧根 般若是諸佛之母,《佛升忉利天為...怎樣增強信願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課? 關於念佛、關於教理、關於修行等等,大家學佛後有滿腦袋疑問需要解決,...修行要務,立願為先,建立大願為當務之急。菩薩又向眾弟子開示:你們都憂慮自己的身還糾纏在世網裡面。就是在家居士...唐代相州(今河北邯鄲)人源乾曜,在唐玄宗開元年間曾兩度擔任宰相。據說,其葬父之地是可出宰相的風水寶地,而這寶...佛陀被給孤獨長者迎接到祇園精舍,這裡的環境和風景優美得好比人間天上。園中有的是奇花異木,精舍建築得又富麗堂皇...這裡在座大多是青年學子。二十年或三十年前,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然後時間的車輪就推動著我們一天天成長。我們讀書...唐 佛印禪師 貪他一臠臠還他,古今留言終不偽。 戒殺念佛兼放生,決到西方上品會。 宋慈受懷深法師 勸食素 吃肉何如...自達摩大師到中國,唯說一心唯傳一法,以佛傳佛不說餘佛,以法傳法不說餘法。法即不可說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
不共無明證
【法相辭典】
【不共無明證】 p0333
上篇:不可記事教 | 下篇:不淨計淨見 |
(術語)十地第三發光地之異名。極淨明之智生,故名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