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一卷九頁云:云何名為不能密護根門補特伽羅?謂如有一、於諸境界,不能如理作意思惟。於可愛色,為貪慾纏之所纏縛。於不愛色,為瞋恚纏之所纏縛。又於彼境,不能隨念所有過患。設有隨念不善修習。由是因緣,心為時纏之所覆蔽。起諸纏已;不能制伏。又是異生,未得有學心慧解脫。於上無學心慧解脫,不如實知。由不知故;於諸有學心慧解脫,亦不能滿。彼於爾時,未以修力為所依止,於煩惱品所有麁重,未能永害。又不依先善思擇力,念不成就,為因緣故;當知不能密護根門。由此三相補特伽羅,應知不能密護根門。一、由纏故。二、由思擇所攝對治,有缺減故。三、由修力所攝對治,有缺減故。與此相違,當知白品、於諸根門,善能密護。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阿闍梨之名,本通於一般之教師,後乃局於真言傳授秘法之職位稱號。大日經疏三曰:若於此曼荼羅種種支分,乃...開發覺知之意,亦即開發自己本具之佛性,以證悟法之本源。[八十華嚴經卷六] p5315...全一卷。唐代阿謨伽(即不空三藏)撰。略稱焰摩供次第。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其內容首述焰摩王之五異名,次示加持...【獨行無明】 p1384 如二種無明中說。 二解 成唯識論五卷七頁云:非貪等俱者;名獨行無明。是主獨行,唯見所斷。如...又作十物、什器、什寶。什即雜、聚之意。指寺院中之各種法物。在印度,僧眾個人之隨身物稱輕物,僧團全體之所有物稱...【攝末歸本識】 唯識宗依三性觀的觀行法門,立此五重唯識觀,攝末歸本識為第三種觀法。相分是識所取之境,見分是了...(動物)轉輪聖王七寶之一。為乘駕而感得像之最勝也。...(雜語)勤求善法也。法華經序品曰:經行林中,勤求佛道。...(職位)禪林之目。司米榖之役。...焰摩,梵名 Yama,西藏名 G?in-rje。護世八方天之一,十方護法神王之一,十二天之一,外部二十天之一。於密教中特...(術語)又曰入寂。歸於寂滅入於寂滅之義。示證果人死之詞。寂滅為涅槃之譯語,原為生死共滅之義。惟今偏於生之一邊...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我們學佛是以佛的心願、佛的行為、佛的慈悲心來開發我們的心,以佛心佛願佛行來轉變我們的身,轉變我們的心,轉變我...
今時淨業學人,終日念佛懺罪發願,而西方尚遙,往生弗保者,無他,愛樁未拔,情纜猶牢故也。若能將娑婆恩愛視如嚼蠟...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佛教戒律,便是依據佛性平等的原則所製訂上自諸...問:佛經裡稱眾生為有情,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真的是因為人有情緒,所以才被稱為有情嗎? 答:眾生皆有...
如何去消病苦?病其實是三類病,佛陀說三類病。 一個是四大不調的病。 你飲食不調,受了風寒,這樣的病你就不要求念...我們這個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娑婆」也就是「堪忍」的意思,是指眾生安於十惡,忍受種種痛苦與煩惱,不肯出離...
隆蓮法師(19092006),是一位富於傳奇色彩的大德高僧。俗家姓游,名永康,字德純,亦名慈;法名隆淨、仁法,別號文...
乾隆辛巳年間,河南省境內黃河決堤,陸地水深一丈多(約為現在3米),民間的村舍房屋有一半被淹沒。在陳留縣有一戶...
不能密護根門補特伽羅
【法相辭典】
【不能密護根門補特伽羅】 p0344
上篇:不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 | 下篇:不相應行及諸色法由二緣生 |
【六順明分想】 p0306 集異門論十六卷一頁云:六順明分想者:云何為六?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
真言阿闍梨
開覺
焰羅王供行法次第
獨行無明
什物
攝末歸本識
象寶
勤求
米頭
焰摩天
歸寂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怎樣念佛才容易成就

愛樁不拔難生淨土

殺生之業這麼可怕,還可不戒嗎
聖嚴法師《情緒的本質》

如何去消除病苦
淨土在哪裡與存在的根據

中國當代第一比丘尼--隆蓮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