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一卷十八頁云:復次若有苾芻,依四著處,當知彼行四種邪行。何等名為四種著處?謂有苾芻,於內外處,有貪愛故;能感後有。於現法中,不樂涅槃。是初著處。復有苾芻,於先所舍外諸所有父母等事,有所顧戀,係縛其心。如是名為第二著處。復如有一,於現法中,希求一切利養恭敬。於諸所得利養恭敬,耽著不舍。如是名為第三著處。復如有一,是有學者,已見諦跡。有餘我慢,少分貪愛,之所隨逐;於修棄舍,縱逸而住。如是名為第四著處。云何名為四種邪行?謂彼最初愛樂後有補特伽羅,於現法中,不樂涅槃。若諸有學,行於縱逸。由此著處增上力故;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如是名為最初邪行。又復即前愛樂後有補特伽羅,愛樂後有增上力故;發起邪願,行於梵行。如是名為第二邪行。又復於先所舍外事有所顧戀。由彼著處增上力故。能令退舍正所修學。如是名為第三邪行。又於現世希求利養及與恭敬。於諸所得利養恭敬。耽著不舍補特伽羅。由此著處增上力故。毀犯尸羅。廣說乃至。螺音狗行。彼由顧戀利養恭敬。不舍所學。不見是罪。公然犯戒。如是名為第四邪行。便使如臣。聽聞正法增上所生勝奢摩他之所攝護毘缽舍那。令其觀察彼所生受性是緣生。緣生性故體是無常。彼由此故。便以意地諸過患相俱行作意。而得離欲。既離欲已復觀等至所依別故。十種差別。時分別故。多百差別。此中等至所依別故十種別者。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若喜俱行。若樂俱行。若舍俱行。退分。住分。若勝進分。順抉擇分。時分別故多百差別者。謂即觀察如是行相。依生住滅時分所作差別道理。當知復有多百差別。如是了知彼所生受是無常性。流轉差別種種姓已。略由三相。覆審觀彼是無常性。謂所依故。現行故。因故。所依故者。謂極乃至第四靜慮所有色身。是受所依。現行故者。謂極乃至滅受想定其間想受多分現行。言因故者。謂當來世所有受因。即思求願。觀察如是乃至有頂所有諸法緣生性故皆是無常。如是如理審正觀察諸離欲地。是名上品世間律儀。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亦名:取尼衣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墮法:「(舍墮)第四,取尼衣戒。制有三過:(一、)凡為下敬上,仰奉情殷,有...(雜語)由當人之願力與佛之威神力,佛向願出家之人稱善來比丘,便為沙門,剃髮染衣之相自備,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1532~1612)明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號蓮池。幼習儒學,十七歲舉諸生,以學行稱著。受鄰人影響,寄心淨...(術語)正覺之略名也。正悟解法性也。唯識論一曰:為於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同述記一本曰:言正解者,正覺異號。...【等歡喜語】 p1119 卽悅耳語、稱心語、可愛語。...西國之法,以錢財或莊田布施寺院,限七僧常供齋食,稱為七僧齋。[俱舍論光記卷十八] p113...又稱有餘、餘師、有諸師、有人。即指正統派以外之論師,或不列於大家之學匠。在俱舍論、大毗婆沙論等論部中,主張正...指吾人心內之障礙,即貪慾、瞋恚、愚癡等諸煩惱。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三七中):「或有依內障不得食鬼,謂口如針...(術語)往生要集所說十樂之第九。往生淨土,則隨心所欲,得供養佛之樂也。...(雜名)飛行皇帝之略。即轉輪聖王也。...為「正門」之對稱。又作傍門。禪林中,凡有犯罪者,即從此門驅出。敕修百丈清規卷二肅眾條(大四八·一一二一下):...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佛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一位年輕人和新婚的妻子經常吵架,他很懊悔,埋怨自己當初結婚前看走了眼,他感覺日子這麼過實在沒有意思,他決定征...大方向我們在學習淨土的時候,你要分成兩塊,第一個你要好樂淨土;第二個你要尊重名號。 好樂淨土在《彌陀要解》分...二明欣願行者,復有二種。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觀彼淨土莊嚴等事,欣心願求。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淨土,為欲救...無數劫以前有一隻猴子,它在深山中修行,它的心地非常仁慈、友愛,能夠愛同在山林中的一切動物,心中常懷有大慈大悲...佛陀曾開示,供養佛塔功德甚大,應當精勤誠心供養。 過去,波斯匿王前往佛所,頂禮佛足時,聞到一股比天香還要香的...課誦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儀式,即指定時誦經、持咒、禮佛、梵唄歌讚等法事。由於通過念誦儀軌可以祈望獲得功德...印光大師自小沐浴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深受其益。所以他在後來的弘法生涯中,極為注重家庭教育的倡導。其家庭教育思...佛在經典中告訴我們:自誓受戒的時候,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見到瑞相。如《梵網經》中說: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
四種著處及四邪行
【法相辭典】
【四種著處及四邪行】 p0461
上篇:四種不死矯亂外道 | 下篇:四種菩薩不如其義 |
【意自性】 p1207 瑜伽一卷十頁云:云何意識自性?謂心、意、識。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