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二頁云:又彼住最後有菩薩,為欲棄世間道,正求出離;由於先世正等覺所,獲得無上究竟出離,正聞勝解,積集熏修身相續故;於世間道,都無信樂。由是因緣,往菩提樹,即依先時觀老病死假想之道,於諸諦相,次第觀察。作是思惟;是諸世間有情之類,墮在種種艱險眾苦,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然其不能於老病死究竟出離,如實了知。如是次第,觀於老死,觀老死集,觀老死滅,觀能趣證老死滅行,如理作意為依止故;久已積集大資糧故;以俱生慧,便能覺悟一切法性,安住諸法法住法界。如是名為自內發起觀察諦行。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妄計吉祥論】 p0630 瑜伽七卷十五頁云:妄計吉祥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名數)長養出世善根之法食有五種:一、念食,修聖道之人,常持正念,長養一切之善根者。二、法喜食,修聖道之人,...(術語)五力之一。言智慧有能除煩惱之力用也。...子題:酒有三十五失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多論中,四是實戒,一是遮戒。所以同結戒者,由酒是放逸本,能犯四戒。...四方國主之一。當轉輪聖王未出世時,出現於南贍部洲之四主之一。自雪山之西至於西海,其間多出財寶,故其王即稱西方...又作把針。即縫製衣物之意。在古代叢林中,僧眾經常於坐禪修行之餘暇,自己補綴法服、衣類等。禪苑清規卷十百丈規繩...又作無為生死、不思議變易生死、不思議變易死、變易死。二種生死之一。為「分段生死」之對稱。即阿羅漢、辟支佛及大...(術語)獻身於佛也。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毗盧遮那三摩地法說行者以身獻阿閦等之四佛曰:為欲承事諸如來,舍身奉獻阿閦...(雜語)Anumoda,譯曰隨喜。辭別施主時之詞。見寄皈傳一。...(術語)梵語曰菩薩。一譯正士。求正道之大士也。無量壽經上曰:十六正士。同下曰:十方來正士。...北周譯經僧。摩勒國人。明帝(557~560 在位)初年至長安,奉敕為大蒙宰宇文護譯婆羅門天文二十卷,而於武帝天和年...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問: 如果佛弟子在修淨土法門的時候,也積集了善業,臨命終的時候天界現前,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 淨界法師答: 有...
似乎短短幾年間,伴著新的傳播技術和人們對心靈層面的更多關注,有著兩千五百多年曆史的古老佛教在中國煥發了青春般...
導讀: 釋體光老和尚,俗姓袁,河南項城人,1924年4月出生。16歲在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頂雲台寺海山法師座下披剃出家;...
問: 誰都可以靜坐學佛嗎? 大安法師答: 誰都可以。因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以學佛是每個眾生的本份事,是你本具...臨濟有一天去拜訪達摩靈塔,守塔的和尚問:你是先拜佛,還是先拜祖呢? 臨濟說:佛和祖,我都不拜! 塔主覺得不可思...
一個老總問他迷惘而困惑的下屬,你知道毛毛蟲是怎麼過河的嗎?下屬給出了三個答案: 下屬說從橋上過,老總搖搖頭說...佛陀從舍衛國至摩竭陀國行腳,到了一個村落,村中住著許多盲者。一日,盲者會集在一處商議道:諸位!我們到森林中去...
念佛全憑信心,若起疑念,則念佛就念不成功了。我們是佛的弟子,一定要相信佛說的話。 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為他自己...
自內發起現觀諦行
【法相辭典】
【自內發起現觀諦行】 p0603
上篇:自在菩薩所設供養 | 下篇:自性於自性非能作因 |
(故事)四分戒本疏二上曰:律中龍珠鳥翅,一去不還。行宗記二上曰:鳥翅者,昔有比丘住林間,正患夜半眾鳥悲鳴。佛...
妄計吉祥論
五食
慧力
五戒中制飲酒戒意
寶主
把針
變易生死
獻身
阿奴謨柁
正士
達磨流支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大藏經】大智度論
淨界法師:修淨土,臨終時天界現前該怎麼辦

小資型學佛和商人型學佛

江西青原山,有位降虎伏蟒的大修行人

誰都可以靜坐學佛嗎
殺佛殺祖

毛毛蟲是怎麼過河的
盲人除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