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身識所依】 p0677 瑜伽一卷八頁云: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身。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無作,又作無教、無表。戒體有作戒、無作戒兩種。作戒,謂受戒時如法動作之身、口、意三業,即可見聞之業體;無作戒...亦名:結舍二界理無雙答 濟緣記釋云:「結舍中,事雖同席,托界不同,理無通答。」(業疏記卷五·三○·一一)...(術語)略曰圓頓觀。靜止妄念曰止。真智通達曰觀。由止成觀。由觀資止。止觀不離。故略稱止觀。亦單曰觀。此止觀之...全一卷。唐朝不空譯。略稱一髻尊經。現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本經首述持誦真言之十種利益及四種果報,次說三種陀羅尼...(一)又作教相三意。乃法華經與法華以前諸經在教相上之三種差別。即:(一)根性融不融相,即五時八教之判教。法華以前...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者,謂生彼已不由加行,聖道現前得盡苦際,不由加行者,由宿串習力,無漏聖道任運現前,無功用故...(術語)台家所說三種觀法之一。如觀王舍城為心王觀萬二千為人十二處之千如,一一事相入心而悟解為真理的,謂之託事...又作青行。七條衣(七條袈裟)之一種。即青色條葉所成之甲袈裟。多為「凡僧」所著用。日本將七條衣分為衲、甲、平三...【有恩者】 p0539 瑜伽八十三卷二頁云:若非眷屬而施恩惠,名有恩者。 二解 如四種所施中說。...【如來是真歸依】 p0579 瑜伽七十四卷十三頁云:復由五相,唯有如來是真歸依。何等為五?一、為利益一切有情,...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一、務實 對工作及事業不要好高婺遠,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看不上;處處表現出不滿的情緒。記住,要從小事做...為什麼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中把布施放在首位呢?因為布施是修福的第一大科目。 我們凡夫眾...學佛要有智慧的觀照。首先對於我們心理的狀態,凡夫眾生心散亂是正常的,凡夫眾生是沒有清淨心的,所以你用正常的心...你的心衹要住在外境,這個就是生滅心! 第一個,你今生會活得很痛苦,因為你的心作不了主。別人要怎麼樣,別人舌頭...看第五段的命濁。 這個命濁主要是由識陰引生的,就是內心當中一種生滅的、了別的作用,當然這個主要是講第八識了。...一直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身邊的人是會走的,就在所有人都沒有準備的時候,那麼偶然那麼倉促,讓你來不及準備。然...佛法的修行實際上就是修戒、定、慧,因為修戒可以讓我們得到福報。有了福報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就不會有障礙,我們...勸誦經人 凡誦經人。或持齋戒人。固為善業。後世必受福報。無可疑者。然此報有盡。不能脫離輪迴。若更修西方。即超...
法自相相違因
【法相辭典】
【法自相相違因】 p0764 因明入正理論云:此中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聲常。所作性故。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此因唯於異品中有,是故相違。如疏七卷三頁釋。
上篇:法無別真如 | 下篇:法處色十二種 |
(術語)知苦諦之理之智。十一智之一。見大般若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