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行事)謂一月九次上堂也。一月中每三日上堂一參,即為九參。參者進參之義,非數。見象器箋十一。...【無因外道】 印度二十種外道之一,為主張萬物無因而生的外道。又稱諸法無因宗、無因論師、此派論師以萬物乃無因無...(書名)四卷。明釋智旭撰述。其後序曰:猶憶初發心時,便從事於禪宗。數年之後,涉律涉教,著述頗多。獨此楞伽,擬...謂有一類。身行劫盜。王等執問。汝為賊不。彼得問已。竊自思惟。若實答者。必為王等。或殺或縛。或復驅擯。或奪資財...(雜語)上即四王天,下即四洲人。...(衣服)具名迦沙曳Kaṣāya,譯曰不正,壞,濁,染等。又與加沙野之語同。譯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最極寂靜】 p1155 如九種心住中說。 二解 雜集論十卷十頁云:最極寂靜者;或時失念,散亂覺等率爾現行;卽便制伏...謂一真法界的理體是清淨和無為的。...(飲食)梵語,怛缽那。乾飯之粹屑也。廣韻曰:麨糗也,糗音去久反,乾飯屑也。...(雜名)佛將說妙法,現種種之祥瑞其中多放光而照眾機之瑞,是雲光瑞。法華經序品曰: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無量壽...亦名:展轉食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五緣:一、受施五正食請,不問道俗親非親;二、食體堪飽足;三、無...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甚深秘典,開示如理緣起之義。其旨淵弘寂而無相,其用廣大寬廓...
極樂世界的菩薩們,來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自古及今應該會是很多。我們天天發願,我到了極樂世界,我就要回來。那我...
(一) 禪宗一法,本來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沒有公案可參。到了後來,學禪的人根基越來越淺薄,要契入禪門,要直指...佛經為世出世間無上法寶,看佛經確實應以至誠恭敬之心來對待之。 1、閱讀前請先淨手;盥洗後不可再觸碰其他不潔物;...
《廣論》上說,菩薩能夠不顧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資具,包括財物、飲食、衣服、臥具等。面對資具菩薩必須有兩個心態:第...
一、生於亂世,七歲出家 省常大師,生於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字造微,俗姓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個宇宙的創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懷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 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世事生生息息,福禍相生。老子早就有過事物都可以相互轉化的說法:有無...
端坐普陀常入禪,眾生有叩遍垂憐; 欲知感應玄妙義,試看一月印千川。 南無觀世音菩薩,今天,我們褒禪寺觀音佛七正...
相是世俗有
【法相辭典】
【相是世俗有】 p0838 瑜伽七十二卷六頁云:問:相,當言世俗有?當言勝義有?答:當言世俗有。由二因緣故。一、雜染起故,二、施設器故。
上篇:相施設建立 | 下篇:相應隨眠與所緣隨眠差別 |
行數很長的經文,即十二分教中之修多羅。...
九參上堂
無因外道
楞伽經義疏
彼或為己
四天上下
袈裟
最極寂靜
一真無為
麨
光瑞
背請戒犯緣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極樂世界的菩薩,在這個世間的示現

趙州公案「無門關」
閱讀佛經的注意事項

功德是被自己的後悔心破壞的

淨土宗第七祖省常大師畫傳
聖嚴法師《佛教對宇宙生命的來源及看法》

【推薦】吃苦了苦,苦盡甘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