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經論六巻九頁云:又如眾生,受用身業,由是眾生、受用種種色等境界;如是如來成所作智、受身化業,由是如來、往諸眾生種種生處,示同類生而居尊位。由其示現同類生故;攝伏一切異類眾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令入聖敎,成熟解脫。論曰:此中顯示現受生化、化身業相。世間有情、於諸生處,諸根領納色等境界;故名受用。身有運轉,故名身業。成所作智、一切生處、同時現生,受用境界。謂現化身、於天人中一切生處,示同類生,居剎帝利婆羅門種,伏諸下類,令得利樂。此亦智上身業相現。或擊鏡智,或自顯現。餘例應爾。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為曹洞宗祖洞山良价(807~869)所主張修行「功勳五位」中之第四。即徹見本具佛性之悟境,而固守已證悟之功位,稱為...《中論》,龍樹菩薩造,是破斥部派知見而顯示自宗基本理論的著作。姚秦鳩摩羅什法師以弘始十一年(公元409年)於長安...【表業成就分位】 p0794 俱舍論十四卷七頁云:已辯無表;成表云何?頌曰:表正作成中,後成過非未。有覆及無覆...謂用力壓榨沙土而沙中終不出油,比喻事物之不可得。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五(大一二·五一五中):「心亦如是,本無貪相...(術語)梵語薩埵Sattva,僕呼善那。新譯曰有情,舊譯曰眾生。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法華文句四曰:中阿...(儀式)為入佛所行之法會供養也。...【心與心所取相差別】 p0357 成唯識論五卷十三頁云:心於所緣,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四蘊名名】 p0438 大毗婆沙論十五卷六頁云:問:名句文身,是不相應行蘊所攝。何故佛說四蘊名名?答:佛於有為、...【智圓滿】 p1152 瑜伽九十四卷十頁云:智圓滿者;謂如有一、性不愚戇。無有下品愚癡障故。亦不喑瘂。無有中品愚癡...【業雜染差別】 p1220 瑜伽五十九卷十一頁云:業雜染抉擇、我今當說。如先所說業雜染義,當知此業、亦由五相建立差...(人名)Yaśodharā,又作耶輸陀羅,耶戍達羅。譯曰持稱,持譽,具稱等。悉達太子之夫人,羅睺羅之母也。後隨摩訶...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女兒從北京回來,除了帶給兩老一些禮物外,還有一隻貓。女兒從小有慈悲心腸,對小動物有特殊的感情,長大後,女兒對...
佛法不離世間法,就生產事業而言,佛法講正業與淨業。所謂正業,是不違背政府法令、正正當當的職業;淨業,則是指清...
【原文】 凡皈依者,必須志誠懇切,修持淨土法門。若仍用外道煉丹運氣等工夫,則成邪正不分。或至以邪為正,以正為...佛教雲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僧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一、生苦: 生之苦,...
你看報紙上面說,全世界大概有死亡人數里面佔到15%都是死於血癌。中醫和西醫幾乎都是無法治療的。如果從藥師咒的角...
慈恩寺中國佛教法相宗的祖庭,在陝西省西安市和平門外雁塔村,始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年),初名無漏寺,唐初荒廢。...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詩人。他的詩大多富有禪理,令人回味無窮。其中,有一首是這樣的:有人辱罵我,分明了了知。雖...
新近因了某種因緣,和方外友弘一和尚(在家時姓李,字叔同)聚居了好幾日。和尚未出家時,曾是國內藝術界的先輩,披...
現受生化
【法相辭典】
【現受生化】 p0954
上篇:現法受業 | 下篇:現觀方便道 |
【清辯論師住阿素洛宮待見慈氏菩薩成佛處】 p0963 西域記十卷十八頁云:城南不遠、有大山岩。婆毗吠伽(唐言清辯)論...
共功
中論
表業成就分位
壓沙油
眾生
入佛供養
心與心所取相差別
四蘊名名
智圓滿
業雜染差別
耶輸多羅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一隻貓的故事

非份之財不能要

什麼樣的人不能皈依佛門
人生的種種苦

治病的根本方法是要息滅貪瞋癡

西行天竺歷艱辛,譯經傳法慰平生
忍辱求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