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卷十八頁云:若一切時無變異相,若一切種無變異相,若自然無變異相,若自他無變異相,當知是常住相。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禪林用語。又作撥草參玄。謂撥除無明之荒草,瞻望佛祖之玄風。即截斷妄想,參究玄妙處之意。又指跋涉險路,瞻仰善知...【作意散亂】 p0686 集論一卷十頁云:云何作意散亂?謂依餘乘餘定,若依若入,所有流散。...【五相能表真實一切智者】 p0289 顯揚二十卷十六頁云:此中有五種相,能表真實一切智者。何等為五?一者、若有出現...【受義】 p0724 俱舍論十卷五頁云:受何為義?頌曰:從此生六受,五屬身餘心。論曰:從前六觸,生於六受。謂眼...(術語)即大日如來自證之法界體性三昧也。秘藏寶鑰下曰:毗盧遮那世尊,入於一切如來一體速疾力三昧,說自證之法界...【上道】 p0231 集論六卷六頁云:云何上道?謂上軟上中上上品道。由此道故,能舍三界所繫地地中軟上軟中軟軟三品煩...指三種思考識別之作用。分別,梵語 vikalpa。即:(一)自性分別(梵 svabhāva-vikalpa),又稱任運分別、自性思惟。...(術語)禪林中之稱。謂非時之說法也。上堂稱為大參,其規則校大參為小,故曰小參。又稱家教。祖庭事苑八曰:禪門詰...因明用語。敵者(問難者)就立者(立論者)所立之三支,指斥其過誤,稱為破。己所用以破斥他人主張之言論,確有破斥...心中毫無雜念妄想,乃超越念慮的境界。...子題:小乘戒緣身口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若據二乘,戒緣身口,犯則問心。執則障道,是世善故;違則障道,不逸三...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如果我們能夠如法持戒、如法發願,有這種清淨願力的攝持,心中能夠放棄惡...蓮池大師《自知錄》上說:「怨天尤人最損福,一次減三善。」 當禪宗五祖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六祖惠能...我們時刻的檢查自己的內心的相貌,從而反省自己的心態是什麼樣的念頭 。 第一個,瞋恚邪淫。假設我們的妄念,經常起...如果我今天煩惱了,就要想想是誰給的我煩惱,實際是自己心裡接受了不順的境,所以就覺得難過了。當我們的心慢慢鍛煉...【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 名之為...所謂「無念」,是沒有妄念,沒有煩惱心,也就是「心無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聽到了只是聽到,而不產生好惡。許多...那麼臨終的正念,在整個淨土宗的修學者,是所有人努力的共同目標了。不管你是走專修的、不管你是走圓修的,總而言之...地藏菩薩廣大靈感,為諸大菩薩中第一,其靈感之益見於各經中者甚多,今且舉《地藏菩薩本願經》中二十八種利益略講之...
常住相
【法相辭典】
【常住相】 p1011
上篇:唯有一乘而有種種有情種姓 | 下篇:常有三種 |
(名數)九種品類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機,行等,皆分此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