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親釋十卷三頁云:無數量一業者:顯數甚深。佛雖無量;而同一業。是故甚深。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攝大乘論釋雲五後得智:後得智者,菩薩行滿化他之智也。謂菩薩起行度生,分別顯示,而能覺了通達諸法,憶持不失,建...【有對色非實有】 p0553 成唯識論一卷十二頁云:彼有對色,定非實有。能成極微,非實有故。謂諸極微,若有質礙...位於河南登封縣西北之少室山。乃三論學者道詮之住地。梁武帝時,高麗道朗嘗至此弘傳三論,武帝甄選學徒十人從其學,...(名數)日本小野仁海僧正之口傳,有約於佛金蓮寶羯五部,沙汰五種之不動尊者。其所傳之文曰:一、佛部不動,白色,...(術語)萬有總由阿賴耶識所變出之意。...亦名:殘宿食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三緣:一、是殘宿食,二、知是,三、咽。便犯。」行宗記釋云:「犯...(地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國隔伽耶城東南七里許,以佛於此地作苦行而有名。又以為優樓頻螺迦葉之生地而有名。優樓頻螺...巴利名 Savgītivajsa。泰國伐奈那親王(Somdej Phra Vanarat)著。書成於西元一七八九年。一九二三年拉瑪六世(Ra...大乘經五大部之一。指華嚴、般若、法華、涅槃等四部以外之大乘諸經。為智旭閱藏知津所用之分類法,依天台五時判教,...(異類)主人壽命之鬼神也。地藏本願經曰:主命鬼遊行世界。...(故事)佛曰阿難具足八法持十二部經:一信根堅固。二其心質直。三身無病苦。四常勤精進。五具足念心。六心無憍慢。...(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
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現實,才能夠離苦得樂。「苦」這...
很多道友說我念經的時候妄想很多。你若是念念經不知道到哪兒去了,有時不修行、不打坐、不坐禪、不思議修,好像還滿...
問: 弟子2007年在東林祖庭受了菩薩戒,回家後只堅持了幾個月時間,後來沒有受持戒本上的戒條,也沒有半月讀誦。現...
在《往生論註》中,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是講阿彌陀佛眷屬功德成就的不可思議。 阿彌陀佛為什麼要發這一願?就...我想先談一下小時候發生的三件事情,它們在我的學佛之路上影響很大。每一件事都讓我對生命的本質產生了疑惑。 我小...
我當年在雲居山,山底下有位姓徐的,五十幾歲,他就租雲居山上的田種。五七年五月,到山上來找性福和尚,要三根竹子...
我們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別和執著。我們都有分別心,這個《金剛經》裡說了,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前面講了受持《普賢行願品》的障礙熟溜病(念熟了就隨口溜,心不隨文作意),今天就講講對治它的辦法。 第一個方法...
數甚深
【法相辭典】
【數甚深】 p1334
上篇:趣向棄舍 | 下篇:諍 |
行宗記釋云:「若論功行,佛法無倫;今約兼通,故推僧勝。如下,引證。賢愚經云,姨母用金色[疊*毛]上佛,佛雲,可...
五後得智
有對色非實有
閑古寺
五部不動形像
唯識所變
食殘宿食戒犯緣
優樓頻螺聚落
結集史
方等部
主命鬼
阿難八法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推薦】不眷戀,也不逃避

念經時的妄想和昏沉,該如何去對治

受菩薩戒後無法堅持,是否要墮地獄

同一念佛無別道 遠通四海皆兄弟
聖嚴法師《小時候的疑惑》

紹雲老和尚:雲居山的護法神太厲害了

這才是真正的布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