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記三卷五頁云:觀自在菩薩像西北、百四五十里,至藍勃盧山。山嶺有龍池。週三十餘里。淥波浩汗,清流皎鏡。昔毗盧釋迦王前伐諸釋,四人拒軍者,宗親擯逐,各事分飛。其一釋種,既出國都;跋涉疲弊,中路而止。時有一雁,飛趣其前。既以馴狎;因即乘焉。其雁飛翔,下此池側。釋種虛游,遠適異國,迷不知路。假寐樹陰。池龍少女,遊覽水濱。忽見釋種,恐不得當也。變為人形,即而摩拊。釋種驚寤,因即謝曰:羈旅羸人,何見親附。遂款慇勤,凌逼野合。女曰:父母有訓,祇奉無違。雖蒙惠顧;未承高命。釋種曰:山谷杳冥,爾家何在?曰:我此池之龍女也。敬聞聖族,流離逃難。幸因遊覽,敢慰勞弊。命有燕私,未聞言旨。況乎積禍,受此龍身。人畜殊途。非所聞也。釋種曰:一言見允,宿心斯畢。龍女曰:敬聞命矣。唯所去就。釋種乃誓心曰:凡我所有福德之力,令此龍女、舉體成人。福力所感,龍遂改形。既得人身;深自慶悅。乃謝釋種曰:我積殃運,流轉惡趣。幸蒙垂顧,福力所加,曠劫弊身,一旦改變。欲報此德,糜軀未謝。心願陪游,事拘物議。願白父母,然後備禮。龍女還池,白父母曰:今者遊覽,忽逢釋種。福力所感,變我為人。情存好合,敢陳事實。龍王心欣人趣,情重聖族。遂從女請。乃出池而謝釋種曰:不遺非類,降尊就卑。願臨我室,敢供灑掃。釋種受龍王之請,遂即其居。於是龍宮之中,親迎備禮。燕爾樂會,肆極歡娛。釋種睹龍之形,心常畏惡。乃欲辭出。龍王止曰:幸無遠舍,鄰此宅居,當令據疆土,稱大號,總有臣庶,祚延長世。釋種謝曰:此言非冀。龍王以寶劍置篋中,妙好白氎而覆其上;謂釋種曰:幸持此氎以獻國王。王必親受遠人之貢。可於此時害其王也。因據其國。不亦善乎。釋種受龍指誨,便往行獻。烏仗那王,躬舉其氎。釋種執其袂而刺之。侍臣衛兵,喧亂階陛。釋種麾劍告曰:我所杖劍,神龍見授。以誅後伏,以斬不臣。咸懼神武,推尊大位。於是沿弊立政,表賢恤患。已而動大眾,備法駕;即龍宮而報命,迎龍女以還都。龍女宿業未盡,餘報猶在。每至燕私,首出九龍之頭。釋種畏惡,莫知圖計。伺其寐也,利刃斷之。龍女驚寐,曰:斯非後嗣之利。非徒吾命、有少損傷;而汝子孫、當苦頭痛。故此國族、常有此患。雖不連綿;時一發動。釋種既沒;其子嗣位。是嗢呾羅犀那王。(唐言上軍)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書名)大乘起信論疏之異名。四卷。唐宗密,取義記註本論者。稍有撮略。...【見及如理勝】 p0641 集異門論二卷十三頁云:復有二法謂見如理勝者:見云何?答:謂依出離遠離善法,於法簡擇...(流派)依中論等三論而立宗,故名三論。言祖師之血脈則以文殊菩薩為高祖,馬鳴為次祖,龍樹為三祖。龍樹有二弟子,...(地名)國名。西域之一處。開國之祖謂之漢日天種。謂母為漢土之人,父自日天而來。其王族之容貌與中國同,首飾方冠...(1907~)江蘇如皋人。早年曾入泰州佛學研究社、金陵佛學院等研究佛學。後曾在泰州光孝佛學院、南京毗盧佛學院等講...(術語)有二義:一對治之故,二次第生之故。對治之故,對於善法有六事:一慳法,二惡業,三恚心,四懈怠,五亂心,...全一卷。唐代法藏撰。又作金師子章、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師子章。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系藉金獅子之譬喻,解說華嚴法...無熱,梵名 Atapa,巴利名同,音譯阿答波、阿陀波、阿答和。又作不熱天、不惱天、無惱天、不燒天、無熟天、無燒天。...(譬喻)以譬佛之教法度人也。...謂聖道之體。指自己之本心,以一切之聖道由之而生故。大乘義章卷十八(大四四·八二九下):「就心法分別,真識之心...謂多人於同時發同一語。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九·三八九下):「時三大士,異口同音而白佛言。」 [大佛頂首楞嚴經...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有福之人的三要素,也就是仁、智、勇。 第一個要素就是仁。 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這一句是講心量大的人...佛友和我聊天,聊完後問我:師父,你看我適合出家嗎? 我反問他:你能適應出家嗎? 從某種角度而言,出家就跟婚姻一...念佛求生淨土,乃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非舉一廢百也。但必一門深入,念佛為正行,餘一切戒定慧等為助,正助合行,如順...無明生死的根源就是當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遊十方,盡了一輩子的力,說已經跋涉了千山萬水,其實他沒有離開過他的...當揚名國際的影星,遇上宗教界知名法師,他們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無名問無明,世間種種猶如過眼雲煙,如果心有佛...八萬劫後,未脫鴿身,這也是一個佛經典故了。有只鴿子,被老鷹所追,正好碰到佛與舍利弗在一起。這只鴿子先躲在舍利...佛教導說:要經常思惟,現在我們生存的現實和周圍環境、世界都是苦的,這個世界本身是苦的。 要怎樣離苦、怎樣得樂...正念是意根。無貪無惑故分明。省庵大師《西方發願文注》 正念分明,有很多人把正念僅僅理解為是念阿彌陀佛。當然也...
藍勃盧山龍池
【法相辭典】
【藍勃盧山龍池】 p1423
上篇:瞿波羅龍與佛影 | 下篇:離喜 |
子題:惡律儀、屠者戒、獵師戒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要期立志者。多論,若欲受者,先自恣色聲,或貪啖飲食種種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