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盜戒犯緣
子題:犯緣不出心境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成犯相中,總緣具六種:一、有主物,二、有主想,三、有盜心,四、重物,五、興方便,六、舉離本處。必具成犯。」資持記釋云:「總括 犯緣, 不出心境。一、四、即境;二、三、及五、是心;六、中兼二,心境合故。」(事鈔記卷一七·一二·一八)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具緣成犯者,此戒五緣。(一、是人物)初是人物,以盜餘趣,不成重故。(二、人物想)物雖人主,及至盜損,還須人想。若生餘想,疑謂別境,則是輕犯,非此戒收,是以第二,作人物想。……(三、是重物)想雖當境,若盜輕物,不成重罪。故次第三,明是重物。(四、有盜心)財雖滿五,若無盜心,本自無咎。故次第四,明有盜心。(五、舉離處)心雖起盜,財未離處,損主未就,屬己不顯,亦未成重。故次第五,明舉離處。」(戒疏記卷六·三一·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