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對於同一境界,由於見者心識之不同,其所抱持之觀點亦因而大異其趣。又作一處四見、一境四見、一境四心。乃唯識學中常用之譬喻。同一水,天人看來是寶飾莊嚴之寶池;凡人見之,則是水池;而在餓鬼眼中乃一池膿血;魚則視之為最佳居所。[攝大乘論釋卷四、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 p2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尊】 p1186 瑜伽八十三卷四頁云:卽此大師、亦稱為尊。他義行故。又云:所言尊者,共諸聲聞、善圓滿故。又云:所...(術語)法性之體名法身,法性有覺知之德,故名佛。...被視為地位特別崇高、能力超越其他一般神靈之神。始於後期原始宗教及古代宗教。如蒼天神、天父神、地母神等。最早之...Fuotudeng 西晉、後趙時僧人。本姓帛,西域龜茲人。9歲出家於烏萇國,兩度到罽賓學法。能誦經數十萬言,善解文...梵語 ?ūrajgama-samādhi。即堅固攝持諸法之三昧。為百八三昧之一,乃諸佛及十地之菩薩所得之禪定。又作首楞嚴三摩...指因位修行與果上功德。六度、四攝等為因位之修行,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為果上之功德。諸佛之因行果德皆圓滿...(術語)修殊勝之行之心也。無量壽經曰:等心勝心深心。淨影疏曰:所行務上,名為勝心。高僧傳六曰:發勝心於曠劫。...【境界與所緣差別】 p1290 俱舍論二卷二頁云:境界、所緣、復有何別?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卽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一)又作第一義空。佛、菩薩所證得之空,斷絕有無差別,非二乘凡夫所能測知,故稱不思議空。勝鬘經寶窟引龍樹之說,...【無明法】 p1046 瑜伽六十卷十八頁云:問:何等名無明法?答:或有由無明故,墮無明趣;說名愚癡。非癡所嬈,不為...凡二十一卷。略稱高野春秋。日僧懷英撰。全書分為序冊一卷、本編十八卷、通考二卷。此書從古文書、古記錄集錄高野山...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問: 一位師兄看到《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隨願...
洛陽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在眾多的...有一個自認為在學修方面都是全才的小和尚,到各地寺院參學屢屢碰壁,他一直找不到理想的道場來施展自己的抱負。他覺...
我們禪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為禪就在我們平凡的日用生活之中。千萬不要去求玄尋妙,要死去偷心,...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依智不依識。 什麼叫依法不依人呢?不...
今天我們的內容是講到了緣起門的第二個理念,就叫做宿緣深。為什麼我們能聽聞到淨土,大家都修學淨土,念阿彌陀佛,...
現在,大家都想要得到貴人相助。但是我們應該學會做別人的貴人。貴人就是願意幫助你的人,這些人就是你的善緣。 企...
我們今天身為一個菩薩,我們內心要面對很多的境緣,你要斷惡、修善、度眾生,而這三個功德都必須在所緣境中完成。問...
一水四見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一毛 | 下篇:一火弄泥團漢 |
【能作因】 為小乘所立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一法生起時,除其自體外,餘一切法不障礙其生故,即以一切法為能作因之...
尊
法身佛
高位神
佛圖澄(232~348)
首楞嚴三昧
因行果德
勝心
境界與所緣差別
不思議空
無明法
高野春秋編年輯錄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大藏經】六度集經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持大悲咒可以往生西方嗎

「光明和尚」善導大師
是珍珠終歸會發光

隨順世緣遠離得失

佛教的四依法

眾生和佛的因緣深到什麼地步呢

想要貴人相助,先學做別人的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