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卷下載,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者,除此世界(釋迦牟尼佛國)之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外,尚有他方十三佛國眾多菩薩。彼國佛名於無量壽經各異譯本所載不同,如下表所列。 p411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得求和命求。得求是眾生希求獲得快樂;命求是眾生希求獲得長命。...(一)教化之主。即指釋尊。與「能化」、「教主」為同義語。菩薩戒義疏卷上(大四○·五七○下):「一標化主,大聖釋...亦名:身口綺戒緣起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拘睒毗國,闡陀比丘犯罪,餘比丘問,以餘事答,以過白佛,便訶已...禮拜與懺悔之略稱。又作拜懺。即禮拜諸佛、菩薩,懺悔所造諸惡業。大抵藉由禮佛、誦讀經文,以為懺悔之意。唐代智升...【聲具五德】 p1392 瑜伽十五卷十五頁云:何等為聲?謂具五德,乃名為聲。一、不鄙陋,二、輕易,三、雄朗,四、相...(術語)忍耐而為善事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諸惡道減少,忍善者增益。...又作有漏定、世間禪。為「無漏禪」之對稱。即有漏凡夫所修之禪定。亦即依欣上厭下有漏之六行觀而修之禪定。如四禪、...(一)梵名 Sukhāmatī 或 Sukhāvatī。又作須阿提、須呵摩提、須呵摩持。意譯作妙意、好意。即指西方極樂淨土。[...又作四聖諦。即苦、集、滅、道四諦。其理真實無二,故稱真諦;為聖者之所見,故稱聖諦。釋尊於鹿野苑初轉法輪時說四...【沙彌尼】 奘三藏云:室利摩拏理迦,此雲勤策女。...(術語)五濁之一。謂至末世而壽命短縮也。是為煩惱與邪見之結果,濁者穢濁,以煩惱與邪見,為濁之本體,命之短縮為...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僧伽吒經卷第一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共摩訶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
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
人世間最寶貴的就是生命,佛教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一切有情眾生之中只有人能修行解脫,所以佛陀慈悲開示,要佛...
楞嚴經云:十方所有的佛就是持著楞嚴咒而成佛,可以看出要成佛必須誦楞嚴咒。 在經中提到二十五菩薩證到圓通時,諸...
信、願、行是修行淨土三資糧,其中願即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兩種心理狀態。它來自智慧的關照。 娑婆世界的眾生生活...
與我們所認為的恰恰相反,魚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保持河水、湖水和海洋清潔的。作為食腐動物,魚在食物鏈中佔有很...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一切的經典,只是一部經;千差萬別的講法,但是不二的。湯姆看什麼經都是一向專...佛教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就是:因緣果報,毫釐不爽,因果報應豎徹三際。由於很多人並不完全正確了解因和果的這一特性...
十四佛國往生
【佛光大辭典】
上篇:十四行偈 | 下篇:十四忍 |
家有珍寶之意。比喻一切眾生本具如來藏,然恰如寶藏,不掘則不知。大方等如來藏經 (大一六,四五八中):「譬如貧...
二求
化主
餘語觸惱戒緣起
禮懺
聲具五德
忍善
有漏禪
須摩提
四真諦
沙彌尼
命濁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僧伽吒經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佛教的生命觀

有楞嚴咒就擁有一切

生起厭離心,淨業才容易成功

【推薦】魚的真相:不是用來吃的
有好的心態才能得到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