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六種和同愛敬。又作六慰勞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須互相友愛、敬重之六種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稱,菩薩與眾生有六種和同愛敬:(一)身和敬,指同禮拜等之身業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讚詠等之口業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業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見和敬,指同聖智之見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學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據大乘義章卷十二舉出:(一)身業同,(二)口業同,(三)意業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見等六者,稱為六和敬。另據祖庭事苑卷五列舉出「六和」,即:(一)身和共住,(二)口和無諍,(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見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此外,據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記載,外同他善,稱為和;內自謙卑,稱為敬。菩薩與物共事,外則同物行善,內則常自謙卑,故稱和敬。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菩薩通達實相正理,知罪不可得,然為安立眾生於實相正理,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亦知眾生同此戒善,未來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稱為同戒和敬。(二)同見和敬,菩薩通達實相正理,而能了知諸法本無所得,亦無所知見,然為安立眾生於實相正見,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亦知眾生因此知見,必得種智圓明,是以敬之如佛,故稱為同見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薩通達實相正行,而能了知無作無行,然為安立眾生於實相正行,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諸行,而無有乖諍;亦知眾生同此諸行,漸積功德,當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稱為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薩住於無緣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與眾生一切樂事,而無有乖諍;亦知眾生皆有佛性,未來必得金剛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稱為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薩以無緣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與眾生說一切法,令其得樂,而無有乖諍;亦知眾生皆有佛性,未來必得無上清淨口業,是以敬之如佛,故稱為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薩住於無緣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眾生諸根性慾,與眾生樂,而無有乖諍;亦知眾生皆有佛性,未來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稱為意慈和敬。[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經、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經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義章卷十二] p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