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一偈,此偈出於南本涅槃經之卷九、卷十五、卷二十五、卷二十六等四處,故稱四出偈,又稱四柱偈、四柱文、涅槃四柱。[法華文句記卷六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 p167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如來雙跡】 p0577 西域記八卷四頁云:窣堵波側、不遠,精舍中有大石。如來所履,雙跡猶存。其長尺有八寸,廣...又名十六心,是修四聖諦初生無漏智照見真諦理之位。 一、苦法忍,即斷欲界苦諦下見惑之智。 二、苦法智,即斷苦惑已...據辯意長者子問經載,眾生能行此五事,則得生於天上。五事指:(一)慈心,謂人不殺眾生,愛惜物命,令眾得安。(二)賢...指釋尊超九劫而先成佛。據大寶積經卷一一一載,釋尊與彌勒雖同時發心,然釋尊依勇猛之精進力,超越彌勒九劫而先成佛...其義有二:(一)指法會之最終日。其「滿」字乃圓滿之意。(二)又作滿坐。指全體列座之人。其「滿」字乃盈滿之意。 p5...梵語 sārasa kāranda。娑羅,為娑羅娑之略稱。乃二鳥之名。此二鳥如鴛鴦,形影不離,出雙入對。佛以此二鳥喻菩薩...(術語)三餘之一。二乘之人,斷盡三界內見思之惑,猶有界外無明之惑,故謂之煩惱餘。...(術語)於己妄執之我,深為愛著也。俗所謂自愛心。第七識常向第八識起此煩惱,四根本煩惱之一。唯識論四曰:我愛者...【輕安心所】 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身心安適輕快,謂之輕安。《成唯識論》曰:『安謂輕安,遠離粗重,調暢...古印度五天竺之一,相當於印度西北方之諸國;在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卷三中即舉有二十國。北天竺系繼中印度之後為佛...為大品般若經所舉十喻之一。幻,梵語 māyā。幻師以種種技法變現象、馬、人物等,使人如實見聞,稱為幻;然此幻相...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 我們知道念佛的這...原文: 經云,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親在,則善巧勸諭,令其持齋念佛求生西方。親歿,則以己讀...1、凡修淨業者,第一必須嚴持淨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願。戒為諸法之基址,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帥,信...諸經典中都說念佛有無量的功德。為什麼會有無量的功德呢?是由於佛果地上有無量的功德。 念佛有四種:實相念佛、觀...什麼叫臨終正念呢?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是說臨終打妄想的時候,你自己能夠迴光返照,不隨妄轉,這叫正念分明。正念...觀世音菩薩四十八相圖...佛法大海,漸次而入。從皈依三寶,到發心出家,經過剃髮,受十戒,乃至圓滿具足戒,這是一個漸次的過程。正如《多論...《起世因本經》中說,地球上的人是從光音天下來的。光音天是初禪天。光音天的人就是在空劫(成、住、壞、空)快到成...
四出偈
【佛光大辭典】
上篇:四仙避死 | 下篇:四句分別 |
(人名)維摩居士之翻名。舊作淨名,新作無垢稱。西域記七曰:毗摩羅詰Vimalakirti,唐言無垢稱,舊曰淨名。然淨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