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湖北當陽縣玉泉山之東南麓。以玉泉山形似覆船,故又名覆船山或覆舟山,頗富勝景。東漢建安年間(196~220),普淨禪師初結茅於此,梁宣帝敕建覆船山寺。

歷來高僧來住者甚多,如道立、法常、法隱、法忍皆曾入山。隋代開皇十二年(592),智顗亦來此,倡立法門,並建立一寺。次年四月,智顗於此講法華玄義。文帝原敕寺額「一音寺」,後敕改「玉泉寺」,以其由洞穴出水,注凝為泉,色似琉璃,味如甘露,故稱玉泉。十四年四月,智顗在此說摩訶止觀,玉泉之名由是大著,而與當時之棲霞、靈岩、天台併稱天下叢林四絕。唐代儀鳳年中,神秀亦於寺東結廬,號「度門寺」。其後懷讓、惠真、承遠等亦來住此。宋代成為禪院,天禧(1017~1021)末年,明蕭皇后重建,改稱「景德禪寺」,自是規模擴大,達九樓,十八殿,三千七百僧舍,佔地左右各五里,前後十里,被譽為荊楚叢林之冠。元明之間,有藏山、常鎮、無跡等人住此。

清代光緒五年、九年,皆曾重修。寺內建築有大雄寶殿、天王殿、毗盧殿、東禪堂、紫雲庵、西禪堂、鐘樓、鼓樓、藏經閣、大士閣、圓通閣、般舟堂、送子庵等。大雄寶殿前有大鐵鑊,內有隋大業十一年之銘刻;左有高七尺之觀音像碑,係出於唐吳道子之筆。寺域東北為智顗講經台遺址。寺前有外門、鐵塔,塔高七尺,共十三層,係北宋嘉祐六年(1061)所建。又寺內祀奉關公神像,極為威武,曰伽藍菩薩。宋崇寧年中,因封公為護國真君,遂改寺為護國寺,後世則稱為玉泉護國寺。抗戰期間為日本飛機炸毀,迄今未修復。[梁高僧傳卷五、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續高僧傳卷九、宋高僧傳卷五、卷八、卷九、景德傳燈錄卷五、佛祖統紀卷六、卷二十六、卷三十九、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八、五燈會元卷十六] p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