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為二識以上共通之所依者。若就前七識而論,則前五識之四依中,除同境依外,其餘之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均為共依;亦即前五識以第六識為分別依,第七識為染淨依,第八識為根本依。又第六識為第七識之所依,第七識為第六識與第八識之所依,故第六、第七識亦具有共依之義。[成唯識論卷四、卷七、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本、卷七本、百法問答鈔卷一] p219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又名金剛三昧,即菩薩於最後位時,斷除最後一切最細微之煩惱而證得的禪定。...業,指善惡業;果,即由業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報。又作業報。由業而報果,此乃自然之法理,稱為「業果法然」。...為比喻五種佛道修行階段之五句,乃宋代臨濟宗汾陽善昭禪師所施設。五句即:(一)入門句,謂初入佛道,猶如獨在異鄉邂...(真言)扇底迦法相應之真言也。大日經疏七曰:若真言中有納磨(是歸命意),莎縛訶等字,當知是修三摩地寂靜相應真...尼羅烏缽羅,梵語 nīlotpala,巴利語 nīla-uppala。又作泥盧缽羅花。或單稱優缽羅花。意譯為青蓮花。系蓮花之一種...指虛空界之色。空界,梵語 ākā?a-dhātu。據俱舍論卷一載,虛空之外,別有空界,為眼可見,如諸門窗及口鼻等內外...隨侍帝釋天之樂神。嘗至王舍城東林村北鞞陀提山之因陀羅室,為佛陀彈奏琉璃琴,讚頌佛德。[中阿含經卷三十三] ...(1198~1262)宋代臨濟宗僧。四川蓬州(蓬安)人,俗姓羅。號西岩。從玉掌山安國寺僧祖燈出家,十九歲剃髮,於成都...子題:上界業、戒取見、見取、煩惱、欲界下業、戒取結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出家行凡福行。謂有比丘,出家已後,...(雜名)涅槃之總名,以能照破煩惱之昏闇故也。中阿含經三十曰:一切有結盡,無病為涅槃,謂之無上燈。...【五蘊總攝一切流轉事】 p0286 顯揚五卷十四頁云:數者:由五種事,總攝一切流轉事故。何等五事?一、所受用事。二...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主持人: 佛教經常教導人們要慈悲,面對煩惱時要自我消融,不被煩惱所困。但當一個人處於情緒低潮,心情不好,或怒...阿彌陀佛!各位大覺世間的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想跟大家說一說,我們供養佛像的緣起。現在你看我們的旅遊業非常發...他曾是無諍念轉輪聖王的第二王子,與父共同發願建立淨土,寶藏如來為他授記,賜名得大勢。他上座時,極樂世界七寶國...人世間最寶貴的就是生命,佛教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一切有情眾生之中只有人能修行解脫,所以佛陀慈悲開示,要佛...信、願、行是修行淨土三資糧,其中願即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兩種心理狀態。它來自智慧的關照。 娑婆世界的眾生生活...與我們所認為的恰恰相反,魚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保持河水、湖水和海洋清潔的。作為食腐動物,魚在食物鏈中佔有很...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佛教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就是:因緣果報,毫釐不爽,因果報應豎徹三際。由於很多人並不完全正確了解因和果的這一特性...
共依
【佛光大辭典】
上篇:共有法 | 下篇:共法 |
指六師外道。於日本玄睿之三論大義鈔卷一中,載有「二三邪徒」一語,係指六師外道而言。六師即:富蘭那迦葉(梵 P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