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止,壓制之意;門,法門、教法。即指佛為抑止眾生為惡,故暫將其慈悲心隱藏不顯,而說凡作惡者不得往生之教法。無量壽經卷上載,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謂,犯五逆及誹謗正法者不得往生。然觀無量壽經則說,五逆、十惡之眾生若念佛,仍可往生。善導釋之,於觀經疏散善義中分設抑止、攝取二門,而謂無量壽經系從未造業之立場而言,屬於抑止門,故說五逆、謗法者不得往生;觀無量壽經則從已造業之立場而言,屬於攝取門,故說五逆、十惡之眾生仍可往生。[觀經散善義傳通記卷三、法華問答卷下] p2952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雜名)唐土郡縣每建祝壽之道場,以為一郡一縣聚會祈禱之處者。敕修清規聖節曰:或住持赴郡縣都道場所,歸時,鳴鐘...(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以虛心合掌,故有此名。...禪林中,隨侍住持之左右而各司專職之五位侍者。即:(一)燒香侍者,又稱侍香,隨侍住持之上堂、小參、普說、開室、念...【毗梨耶】 法界次第云:秦言精進欲樂。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謂之精進。精進有二種:一者身精進,二者心精進。...仁王經卷上說五蘊空、十二入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諦空、十二因緣空,天台智顗註疏時引大智度論,稱之為六空。...【身器清淨三因】 p0678 俱舍論二十二卷十三頁云:諸有欲於修精勤學者,如何淨身器、令修速成?頌曰:具身心遠...(雜語)此界之事無常,願望不能滿足也。仁王經四無常偈曰:生老病死,事與願違。欲深禍重,瘡疣無外。...【無願無願等持】 p1080 俱舍論二十八卷十八頁云:無願無願、緣前無學無願等持。取非常相;不取苦因等。非無漏相故...(雜語)修禪者之房舍。總名僧之居室。善見律二曰:是時太子往到禪房。...(物名)比丘日常以漉水囊漉水羅其囊底之小蟲放置一器,以之送入河川泉池,此器即放生器也。其製法義淨譯之,護命放...【六現觀依定分別】 p0309 瑜伽七十一卷四頁云:問:此六現觀、幾依未至依可得,幾乃至依無所有處依可得?答:一、...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兩千年來,廟宇、道觀是出家人的修行聖地,而佛道兩家為之素食者的楷模。修行之人最講慈悲二字,佛經中常說,千善萬...
一、寺廟啟蒙 大師俗姓蔡,諱德清,字澄印,別號憨山。明代金陵全椒縣人,生於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十月十二日。大師...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諸位今天能夠來佛堂打佛七,住在道場,安坐佛堂裡,都是過去修來的福;如果在三寶門中沒修過福,根本坐不住。 過去...
根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欲誦持者。 第一:皈...
《黃帝內經》上面就講到了人的自然生命的長壽的總原則。《黃帝內經》上面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
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就是你能夠依《觀經》來無論修觀佛三昧還是念佛三昧,就能消除業障,法爾自然地生到阿彌...問: 師父慈悲,在蕅益大師念佛開示那個裡面,他好像最後講到說,這個鼓勵念佛的學人,就是一天念三萬、五萬、八萬...
抑止門
【佛光大辭典】
上篇:投機 | 下篇:抑止攝取 |
【五位百法】 這是諸法的分類之一。俱舍宗立五位七十五法,而唯識宗則將一切法分為五位百法,即:一、心王法:又稱...
都道場
合掌觀音
五侍者
毗梨耶
六空
身器清淨三因
事與願違
無願無願等持
禪房
放生器
六現觀依定分別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素食:清醒潔淨的強健生命之源

憨山大師參學悟道記
學佛正確的八種發心
二塊磚的福報

【推薦】修持大悲咒的儀軌和功德利益

想得到健康長壽,其實就是三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