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指圓覺經中辯音菩薩所修二十五殊妙之定輪法;意謂殊妙之圓修、殊妙之單修、殊妙之復修。此三觀均為殊妙之修法,故併稱為妙圓單復;又以此修行乃泯絕言語思慮,故稱為妙。蓋二十五定輪之修法可大別為殊妙之圓修一輪、殊妙之復修二十一輪、殊妙之單修三輪,合計為二十五定輪。若將二十五定輪法迴互、轉換而修,則得以自由無礙,故稱妙修。[宏智禪師廣錄卷八] p285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一切如來所有三身有別無別】 p0019 佛地經論七卷十七頁云:如是三身,一切如來,為有差別?為無差別?法身實...1、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2、唯識宗所立之修行五位,即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超過三界所行之處】 p1171 佛地經論一卷九頁云:如是淨土份量圓滿,為三界處?為不爾耶?超過三界所行之處。謂大...僧眾於七月十五日,結夏安居已畢,便在大會中,任由眾人恣舉自己所犯之罪,並對著其他比丘懺悔,叫做自恣,又名隨意...【貪等行補特伽羅】 p0978 雑論集十三卷二頁云:貪行補特伽羅者:謂有猛利長時貪慾;雖於下劣可愛境界;而能發起上...(777~853)唐代僧。中山(河北完縣)人。幼辭親,禮五台山賢林為師,以誦經合格而得度。師神情爽拔,氣調高峙,少...(植物)Śami,又作賒彌,奢弭。木名。譯曰枸杞,合部金光明經六曰:奢彌(枸杞)草。不空罥索陀羅尼經上曰:賒彌...(術語)與末世同。法華玄義四曰:末代凡夫,見思病重。行事鈔中三之四曰:釋迦一化並無,末代往生見在。往生要集上...曇無蘭,梵名 Dharmaraksa?。意譯法正。東晉譯經僧。西域人。東晉孝武帝太元六年(381),於楊都謝正西寺撰大比丘三...又稱大普寧寺版、元本。指元代所刻印之大藏經。乃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至至元二十七年,在杭州路(浙江省)餘杭...前總說修行五位,茲單述四果,金剛經疏雲聲聞四果。 一、須陀洹果 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又名預流,即初果也...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
我們都知道,修行其實就是修心,因此修行最大的快樂,就是這念心能時時放得下、提得起、能真真實實地活在當下。當下...
法事是寺院道場重要行事之一。在所舉辦的法事當中,有的是自我懺悔的方式,如懺摩;有的是經大眾附議通過者,如布薩...
章太炎(18691936),原名學乘,字枚叔(為紀念西漢文學家枚乘),後改名為炳麟,浙江餘杭(今杭州市)人。又因仰慕...
曾經有一個去過非洲的人問我,佛教是否是逃避現實的避世宗教,很多佛教徒追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選擇離群索居獨自修...建立生命的方向感是我這幾年所積極提倡的一個觀念,我經常在許多對年輕人演講、談話的場合中,提到這個觀念。 其實...
在日常生活和影視劇作品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麼意思?放下屠刀就真的能...
第一是選擇遠離殺業的事業。 遠離殺業,就是不殺生,不搞屠宰,擴展了很多,不搞養殖業,不搞漁獵,打漁啊打獵啊,...
如果你舍了佛、法、僧三寶,你能夠再找一個幫助你的、能夠救度一切眾生的天魔外道,能有嗎?恐怕沒有。 有很多人在...
妙圓單復
【佛光大辭典】
上篇:妙圓 | 下篇:妙道 |
梵語 samādhi,巴利語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等持、正定、定意、調直定、...
一切如來所有三身有別無別
五位
超過三界所行之處
自恣
貪等行補特伽羅
智頵
奢彌
末代
竺曇無蘭
元藏
聲聞四果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大藏經】六度集經

尋回原本清淨的自心自性

佛教道場二十種法會法事

章太炎夢中做判官的奇異經歷

佛教是逃避現實的避世宗教嗎
聖嚴法師《方向感》

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嗎

擇正業而活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