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約心觀佛、理持念佛。即住於心佛同體之觀而念佛。此乃四明知禮基於無量壽經第八像觀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文,而有「心佛同體」、「心外無佛」之解,並以一心三觀之立場,極力闡明「約心觀佛」之說。知禮之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卷一(大三七·一九七下):「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諸佛性,托境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為緣,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又同書卷四(大三七·二二○下):「應知彌陀與一切佛不多不少,諸佛乃即一之多,彌陀乃即多之一。一心繫念諦觀彼佛者,即一心三觀也。」四明知禮之提倡此說,係針對淨覺仁岳所說之「攝佛歸心」與廣智尚賢所說之「攝心歸佛」,而謂即心念佛乃觀本具彌陀之依正以熏吾人之心性,觀成之後,即自顯本具之真佛。其後,日本佛教有所謂「觀稱雙修之他力念佛」之主張即承此說而來。[淨土境觀要門] p375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揵度】 正音婆犍啚,此雲法聚。如八犍度,以分一部為八聚,故以氣類相從之法,聚為一段。一、業犍度,明三業...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第四個十位名十迴向,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謂之迴向。前之住行,出俗心多,大悲心少,此則...比喻定如牆壁,故稱壁定。定如壁,惡覺如風,壁定堅固,則惡覺之風(指衰、利、毀、譽、稱、譏、苦、樂八風)不能侵...為密教文書記載法之一種。即取二字或三字之一部分,合成為一字之方法。如以灌頂二字為例,取灌與頂二字之部首或偏旁...(術語)斷一切煩惱障而證得佛之涅槃也。離縛雲解,自在雲脫。佛之涅槃具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今就解脫之一德謂之解...(雜語)子者種子也。種子所生之果,謂之子果。果所生之種子,謂之果子。因而五蘊之果報。為過去煩惱所生之果,謂之...比喻世法之虛假不實,猶如泡沬與影像。蓋水泡空幻無常,風拂便滅;影像虛托而成,並無實體可言。故佛典多引以為喻,...指證得各種果位,但還沒有證得法身的人,如聲聞乘預流果以前及菩薩乘初地以前的修行人,都叫做賢人。...【無此世他世】 p1071 大毗婆沙論一百九十八卷二頁云:問:他世是不現見;說無可爾。此世,現見;何故言無?答:彼...(術語)照解極理之禪定也。新譯仁王經中曰:為三界主,修不可稱不可說法明門,得理盡三昧。同良賁疏中上曰:照解離...(雜語)往生要集十樂中之第六樂。往生淨土後,將娑婆結緣之父母知友,自在引接而濟度之樂也。要集上末曰:若生極樂...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問: 念佛,要注意些什麼? 律航法師答: 有些人,口裡雖然不停的念佛,心裡卻盡管胡思亂想,那樣念法,是很少利益...阿彌陀佛是無限量、無邊際,要對治我們的心和我們凡夫的毛病,就是要用阿彌陀來對治。在無量裡面,一切都是無量的,...問: 坐禪與靜坐是不是一樣? 紹雲老和尚答: 在廣義來說,兩者是一樣的。在宗門下來講呢,就不一樣的了。 靜坐可以...老和尚在往生前約一星期開始,每天晝夜都自己猛力出聲地念佛,那種「使盡每一口氣懇切呼喚阿彌陀佛」的念法,非常人...文殊菩薩問佛:云何是外道六師? 世尊曰:如來滅後,多有波旬(魔道子孫)入我法中,住我寺院,剃頭披褐,稱佛弟子...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此未達理性,而但依...也許,有的朋友認為,現在誰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銀首飾、鑽石珠寶一樣,不過是一種裝飾罷了,戴不戴佛珠似乎也...苦諦的內容 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世間法就是無常的,不斷在變化,中國的《易經》稱它為「生生不已...
即心念佛
【佛光大辭典】
上篇:即心即佛 | 下篇:即有即空 |
亦名:施法七種 子題:七種施法 行事鈔·導俗化方篇:「雜寶藏,為俗人說七種施法不損財:一、眼,二、色,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