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apratigha。又作不瞋、不瞋恚。為「瞋」之對稱。心所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逢違緣而心不瞋恨之謂。即於有情非情無恚害之意,為能對治瞋煩惱之精神作用。其恆與諸善心相應,故說一切有部立其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識家攝之於十一種善心所。以其能生善法,故與無貪、無癡共稱三善根。又四無量心中之慈無量心以無瞋為體。[成唯識論卷六、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二、俱舍論卷二十九、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參閱「三善根」622) p513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天名)Varuṇa,水天之梵名。司西方。大日經疏五曰:南方焰摩羅,西方嚩嚕拏。...梵名 Suvarsaka。意譯善歲部。又作蘇跋梨沙柯部、柯尸悲與部。為小乘二十部之一,亦為五部律之一。據異部宗輪論、部...古印度佛教勝地。釋迦牟尼傳教中心之一。音譯為羅閱揭梨醯、羅閱祗、羅閱、曷羅闍利城等。古印度摩揭陀國都城。在今...【見取】 p0637 瑜伽八卷三頁云:見取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以薩─迦─耶─見邊─執...謂珍寶結成之羅網。帝釋宮之羅網,稱為帝網,亦稱因陀羅網。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珍妙寶網,羅覆其...(名數)一種子,二印塔,五鈷寶珠等三昧耶形。三形像,刻鑄畫泥之佛像。為法報化之三身。是密教之三本尊也。大日經...(術語)諸尊各有根本之印與明。秘藏記私鈔六曰:諸尊各有根本印明,秘經說愛染王法,誦大根本明(云云)。不動亦有...【緣生法】 p1300 瑜伽五十六卷十五頁云:復次云何名緣生法?謂無主宰,無有作者,無有受者,無自作用,不得自在,...比丘為梵語 bhiksu 之音譯。大智度論卷三載,比丘之義有五種,其中破惡(破煩惱)、怖魔、乞士,稱為比丘三義。即:...(印明)交腕而作外縛五股印。或於左腕上置右腕,合手之脊而交中指,大指小指無名指各寄附而立之,是即蓮華部之五股...1、超出一切色相意識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 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謂之真空,這是大乘至極的真空。...(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蘭(lan)帝(di) 頞(e)藍(lan)謎(mi) 室(shi...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六度集經》原文 昔者菩薩時為凡夫。博學佛經,深解罪福。眾道醫術、禽獸鳴啼靡不具照。睹世憒濁,隱而不仕。尊尚...初教興者,依《大智度論》云:如須彌山王,非無因緣、非少因緣令得振動,般若教興亦復如是,具多因緣。一謂欲破外道...有病就有苦,沒有病也有苦,整個人生被種種痛苦所煎熬。一期生命中的生、老、病、死四個階段本身就是苦,在整個生命...【原文】 淨土傳云: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乘大願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引眾生,上大願船,送至西方...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我們以下引用永明延壽大師的《萬善同歸集》,他老人家把經論當中講到...平衡膳食,辯證用膳是中國傳統營養學理論的精髓,在膳食結構上強調平衡,提倡含不同營養成分食物間的互補,堅持雜食...何謂解脫?一般可分為身的解脫及心的解脫。例如我們因為犯了法而坐牢,身體便受拘束;如果從牢裡出來,便得解脫。但...提起佛教,不少人馬上會聯想到寺院裡、銀幕上圓領方袍的法師、比丘尼的形象。的確,佛教徒雖分出家、在家二眾,但以...
無瞋
【佛光大辭典】
上篇:無眼人 | 下篇:無知 |
梵語 saptabodhyavgāni。又稱七等覺支、七遍覺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寶、七覺分、七覺意、七覺志、七覺支法、七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