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通教之學人所學雖同為諸法如幻、因緣即空之理,然觀法有四門之別:(一)有門,又稱實門。諸法如幻即空,故有即空,空即有。然而,有門以即空之有而入道;亦即雖以善惡業果之法乃至涅槃皆如幻化,如鏡中像無實性,然尚有幻相之認知。(二)空門,又稱不實門。謂以即有之空而入道;亦即以幻化本自無實,以無實故空,如求鏡中像,終不可得。(三)亦有亦空門,又稱亦實亦不實門。謂雙照空有而入道;亦即以諸法既如幻,故稱為有,幻不可得,故稱為空,如鏡中像,雖見然實無可見,雖實無可見而有見。(四)非有非空門,又稱非實非不實門。謂幻有不可得,幻空不可得,雙遮空有而入道;即二邊皆舍。據四教義卷三載,通教四門者,即大智度論卷一所說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大智度論卷二、法華經玄義卷八下] p4804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位於湖北漢口。清光緒三年(1877),隆希和尚開山創建,時稱古德茅篷。光緒三十一年及民國初年均曾擴建,並改名古德...在受持具足戒之前,應先方便的受持五戒或八戒。...(雜語)令家屋為比丘得住之淨屋,其施主謂之淨主。善見律十七曰:邊房云何結緣淨屋?若初建柱時先作坑,以柱近坑,...【清淨法界能容一切利眾生事】 p0963 佛地經論三卷十九頁云:如是如來清淨法界,含容一切智所變化利眾生事者:謂諸...九結之一。略稱結。又作隨順結。結,結縛之義。貪愛縛人,故稱結。即諸眾生為貪愛之故,廣行殺、盜、淫、妄等不善,...(雜名)劫末所起大三災之第一。俱舍論十二曰:唯器世間空曠而住。(中略)於中漸有七日輪現,諸海乾渴,眾山洞然,...亦名:金河 濟緣記·釋受戒篇:「金河者,河中產閻浮金,故以為名。在拘尸城西北三四里,西至娑羅林不遠,即如來入...三藏法數引請觀音經疏云:轉五蘊成五分法身。蘊,即積聚之義。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也。五分法身,身,亦聚集...(術語)使有情得同等類似果報之因,名為眾同分。俱舍論十五曰:棄舍眾同分。謂人之死也。...(術語)菩薩三大阿僧祇劫之後,更於百大劫之間種可至佛果感三十二相之福業也。一一各種一百福,是曰百福莊嚴。即以...【有異熟法】 p0545 品類足論六卷八頁云:有異熟法云何?謂有異熟十一處少分,除聲處。...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我們看癸二的 明隨緣不變之體。 這個體當然是最重要的,功德的妙用是來自於對內心自體的了解。分三段:第一段,明隨...末法時期修行對我們來說,具有著種種的魔障,如果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一旦缺乏正知正見,就會陷在種種的邪見裡。這個...佛教的是非觀 天底下,我們最不能正確面對的就是是與非這個問題。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被你對我錯、他好你壞等這樣的是...今天的題目是道信大師之禪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國禪宗的第四祖,他生活的時代大約是公元580年到651年期間。道信禪...我們在工作時,無論與誰互動,都要以尊重的態度,將對方視為菩薩。像在法鼓山團體中,大家會互稱對方為菩薩,就是將...唐順宗有一次問佛光如滿禪師道: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 如滿禪師答道:佛從無為來,滅...「忍辱」跟「精進」,它們兩個也不是什麼功德,但是它們兩個對功德有保護跟增上的作用。所以印光大師說,菩薩道要成...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學佛的人,不要去好奇這個那個問題。其實修行是管好自己。整天把自己的時間跟精力放在去發...
通教四門
【佛光大辭典】
上篇:通教 | 下篇:通明慧 |
【意清淨】 p1208 集異門論六卷五頁云:意清淨云何?答:無貪、無瞋、正見,復次諸所有學意業,諸所有無學意業,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