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sajyamagatāni。僧炎,逆守之義;伽陀尼,令不生之義。若預先守護未犯之罪而不使生起,稱為菩薩僧炎伽陀尼。[文殊師利問經卷上] p573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類智所緣】 p1446 品類足論一卷七頁云:類智何所緣?謂緣色無色界系諸行、及一分無漏法。何故類智緣色無色界系諸...謂由惑起業,由惑潤生。即由煩惱滋潤業,而引生未來之果。此係惑之兩種作用,唯識宗以此說明眾生流轉生死之根源。所...為密教大日經說會曼荼羅之內眷屬中,十九執金剛之一,司掌如來大空不生之智德。此尊乃住大空之慧,觀緣起之實相「不...(經名)四卷,隋闍那崛多譯。無所有菩薩於佛前隱身不現,種種問法,使怨信佛之神通。次為女現身,使得成男。佛為波...【極難勝地】 p1197 瑜伽四十八卷十頁云:今此地中,顯示菩薩,於諸聖諦決定妙智,極難可勝;是故此地,名極難勝。...(譬喻)身之老朽不堪用,譬如丘墟之枯井也。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同註:什曰:丘井,丘墟枯井也...(術語)Bhikṣu,又名苾芻,煏芻。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稱。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義甚多。以乞士之翻為本義。...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五緣:一、是足食,二、足想,三、已食舍威儀,四、無因緣,五、更食。犯。」(戒疏記卷...經由一定儀式,以食品、禾稼果品等物獻給神靈或祖先亡靈。一般均由祭司或僧侶行之,亦有由本人行之者;大多數之教派...【分別智】 即分別有為事相之智。在凡夫為虛妄的計度分別之智;在佛為後得之權智。...(經名)一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密帝譯,十卷。闡明心性本體。文義皆妙。屬大乘秘密...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七十二那...
舍利弗尊者本來是認為三乘法門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選擇的聲聞道就覺得非常的吃虧,失於如來無量知見。...問: 佛弟子對於惡勢力、惡現象、壞人壞事應該是嫉惡如仇、勇於鬥爭還是兼容並包、尊重他人?譬如,社會上的黃、賭...
從前在印度,有一個生性非常慳吝的人,不要說叫他布施,就是叫他開口說出布施這兩個字,他都覺得非常困難,因為在他...2005年,英國男子凱什.高夫和妻子喜中900萬英鎊,約合1億元人民幣的彩票大獎,然而如此的一筆橫財,並沒有使他感到...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須向讀書作文已了時,種種應緣處,當下著實,猛地返觀內照,觀此種種作為生滅之心,畢竟向何處...
古時候有一個公案說:在饑荒的時代,有一個母親,她要去外面找飲食,臨走之前,用一個布袋裝上沙子綁掛在樑上,告訴...問: 為什麼說十方世界的莊嚴都無法與極樂世界的莊嚴相媲美? 道安法師答: 諸佛在因地發的願有總有別,總願即四弘...
何為『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四種口業 妄語者,見言不見,不見言見,以虛為實,以有為無等,凡是心口不相應,欲...
僧炎伽陀尼
【佛光大辭典】
上篇:僧泥沙者傴 | 下篇:僧物 |
指亡靈所住之幽冥世界。焰羅王供行法次第(大二一·三七六上):「謹以香潔飲食及錢財幣帛等,先奉獻十方諸佛,(中...
類智所緣
發業潤生
住無戲論執金剛
無所有菩薩經
極難勝地
丘井
比丘
足食戒犯緣
祭獻
分別智
楞嚴經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怎麼才稱得上「真佛子」
對待壞人應該是嫉惡如仇還是包容隨順

右手交給左手
擁有了一億元,你就能得到幸福嗎

返觀內照,觀此生滅之心

你動在什麼地方,你的心就在那裡
為什麼十方世界難與極樂世界相媲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