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明來闇去。多用作表顯斷惑證理之譬喻。小乘謂先斷惑,而後證擇滅,恰如驅賊鎖門,故斷惑證理是前後二剎那,即闇去明來之次序。大乘則以生起真智,即斷惑種,猶如明生則闇滅,故非闇去明來,而為明來闇去,此乃大小二乘相異之處。成唯識論卷九(大三一·五二中):「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坐,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華嚴經探玄記卷十] p652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金剛波羅蜜,梵名 Vajra-pāramitā,音譯嚩日囉波羅蜜;或 Sattva-vajrā,音譯薩怛囉日離,意譯有情金剛女、勇...【色】 色為物質存在的總稱,與心對稱。在五蘊中稱為『色蘊』,在『五位百法』中稱為『色法』。色的意義,如《五事...根據占察善惡業報經所行之懺法。隋朝曾一度禁行此法,續高僧傳卷二(大五○·四三五下):「初開皇十三年,廣州有僧...(術語)謂未受具足戒者,住於受具足戒之比丘眾中,共僧事也。寄歸傳一曰:不思咽咽當有流漿之苦,誰知步步現招賊住...【蘊不攝無為】 p1453 集論一卷十二頁云:何等法界,蘊不攝耶?謂法界中諸無為法。 二解 俱舍論一卷十七頁云:何故...(術語)如來之心也,覺悟之心也。觀無量壽經曰:佛心者大慈悲是。【又】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無住心者是佛心。...【三位諸識解脫煩惱】 p0215 瑜伽八十七卷十四頁云:又於三位,當知諸識,解脫煩惱。謂於諸行,深見過患;能令諸纏...(一)梵語 tisrah ?iksāh,巴利語 tisso sikkhā。乃學佛者所必修之戒、定、慧三學。又作三勝學,全稱戒定慧三學。...(術語)研究真理,以斷妄惑,謂之學。真理究,妄惑盡,無更可修學者,謂之無學。小乘之學無學,以前三果為學,阿羅...(術語)金剛界,四波羅蜜菩薩之一。為無量壽佛之印,蓮華之上,有函密號曰清淨金剛,是司大日妙觀察智說法度生之德...【欲定其心不求教授戒】 p0990 瑜伽四十一卷十一頁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懷嫌恨...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世尊教誡比丘:在這世間上,有三種法,既不堅牢又不可靠!是哪三種呢?即:色身...天下事有定理,無定事,當以理定事,以事論理,俾合乎天理人情,則得之矣。孟子所謂,男女授受不親為禮,謂嫂溺不援...淨土念佛法門它的特色,是一個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一般我們說的本尊相應法。既然是一個本尊所加被的法門,所以整...僧不二將投師受戒。菩薩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儀形,不知自反,計其所作與俗人無異。吾見汝身在此處,而神遊...過去有一位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跟一個女孩談戀愛,談了三年,準備要結婚的時候呢,突然間這個女孩,嫁給另外一個男...大家更要提起心念,抓緊用功。我昨天在妙吉寺也說:誦經和誦經是不同的。所以當你進法堂的時候,要能夠想到為利益所...每一個人都會貪生怕死,只可惜當我們正在呱呱落地之時,便已開始一步一步邁向死亡的旅程。很多人自以為還很年輕,其...佛陀曾有一段時間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又稱竹林精舍),此時,大目犍連尊者就住在城外的耆闍崛山(或譯靈鷲山)。...
闇去明來
【佛光大辭典】
上篇:闇心 | 下篇:闇林 |
子題:餓業 隨機羯磨·衣藥受淨篇:「自受三法:一、別知食體與淨人所授之食者心境相當,非錯彼此;二、有心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