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奈耶雜事》云:「佛在江豬山施鹿林中,時有苾芻手擎缽去,在路腳跌,缽墮遂破,因斯闕事,以緣白佛。佛言:『苾芻不應手擎其缽。』便以衣角裹缽而去,廢闕同前。佛言:『應作缽袋盛去。』苾芻手攜,招過如上。佛言:『不應手持而去,應可作襻,掛膊持行;若異此者,得越法罪。』」音釋:襻,普患切,衣系也。膊,伯各切,肩膊也。
又《毗奈耶雜事》云:「缽袋襻,應闊作,內安氎,以線絡之,勿令卷縮。」
又《毗奈耶雜事》云:「佛言:『乞食應持缽絡掩蓋而去。應作方尺布袋,提上兩角,置缽在中,角施短襻,將行乞食,得遮塵土,復易擎持。』註:神州比來無此缽袋,下留尖角,缽不動搖,不同平巾轉動流溢。作時應取布小尺二尺,宜使正方,傍邊剪卻衣橫襻,用時極理安穩也。」
《四分律》云:「手捉缽,難護持,佛言:『聽作缽囊盛。』不系囊口,缽出。佛言:『應系。』手捉缽囊,護持。佛言:『應作帶絡肩。』」
《十誦律·云:「佛言:『從今行時,不聽捉杖絡囊,犯者突吉羅。』佛自恣後,人間遊行,有一羸瘦比丘,手捉缽行,佛知故問:『汝何以手捉缽行?』答言:『無物可盛。』佛言:『從今羸瘦老病比丘,僧羯磨聽捉杖絡囊盛缽行。』」
《碧巖錄》云:「或若有個漢,信得及,把得住,不受人瞞,祖佛言教是什麼熱碗鳴聲!便請高掛缽囊,拗折拄杖,管取一員無事道人。有一般漢,受人商量祖佛言教,如龍得水,似虎靠山,卻須挑起缽囊,橫擔拄杖,亦是一員無事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