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軌範·抽脫法〉云:「解絳,係笐竿上。」

解者曰:「絳者,平江絳也。」

《篇海類編》云:「絳,他刀切,音滔,纓飾編絲繩,亦作絳絳。」

忠曰:「絳,兩頭有總,繞絳束腰,而總下垂右左腋下,名平江絳。然支那書未見平江絳名。《方輿勝覽》潼川府有平江縣,湖北嶽州有平江;《大明一統誌》南京蘇州平江、岳州平江縣,並無出絳之說。」

忠按:「臨安亦有平江,見《湖海新聞》。餘謂禪林平江絳,恐出於此,且何以言之?彼土五山,多在臨安府,府中平江出此絳,而日本渡唐禪人取其樣式而傳於斯乎。」

《臥雲日件錄》云:「永安和尚住相國寺時,勝定相公賜金襴袈裟、平江絳及錢貳百貫,以助開堂之儀也。」

《徹書記紀談》云:「前探題了俊,歲八十餘,嘗著墨色無裳衣,以平江帶總長者束腰矣。」

有懸平江帶以裝賓席者。《太平記》云:「佐佐木道譽拉眾客,游大原野,賞花,掛平江帶於紫藤枝,炷雞舌香於螭頭爐。」

忠曰:「曾觀相國寺修夢窗國師三百五十年忌,方丈室中,北壁左右柱上,懸同心結兩條矣。」

《毗奈耶雜事》云:「佛在室羅伐城,苾芻乞食之時,下衣墮地,置缽於地,整理下裙。乃至佛言:『應用腰絳。絳有三種:一匾、二方、三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