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言上要盡量忍耐,不要罵人

佛在世的時候,我們的本師釋迦牟佛,晝三時、夜三時,常常入定觀察可度化的眾生,有眾生可以度化,佛就去度化他。有神通的阿羅漢也是這樣子,舍利弗尊者也是,晝三時、夜三時,他常常入定觀察可度化的眾生。這一天舍利弗尊者入定,就觀察到、發覺一件事。什麼事呢?

就是有很多商人(做生意的商人)在一起,到遙遠的地方去做生意,去的時候帶了一條狗。中途的時候,這條狗就把商人帶來的肉吃掉了(偷吃掉了)。這商人發覺這件事就火了,就把這條狗的腿打斷了,就棄在曠野裡不管了,就走了。所以畜生就是苦!畜生的生活很苦。這個狗,腿被打斷了,棄在曠野裡,當然也沒有東西吃了,就是在那裡挨餓,心裡面也很煩惱。

舍利弗尊者入定,就看見這個狗是可度化的,那麼舍利弗尊者就是托缽去乞食,乞了食以後,乘著神通,一下子就到這狗這個地方來,就給它東西吃。這個狗很飢餓、很苦惱,忽然間有飲食可以吃,心情很快樂。舍利弗尊者這個時候就為它說佛法,開導它。開導完了,這個狗也就是命盡了,就死掉了。舍利弗尊者入定一看,它往生到什麼地方呢?就生在舍衛國一個大婆羅門家給他作兒去了,轉成人了。這個兒到時候就出胎了,就是小孩子了。

舍利弗尊者這一天就來了,到這兒來,見到這個父親(這個婆羅門)。婆羅門就說:「阿闍梨!你怎麼一個人來來去去,沒有收徒弟嗎?」舍利弗尊者說:「是的,我沒有收徒弟,你有沒有小孩可以給我作沙彌,給我作徒弟?」「我有個小孩還小,等他到過幾年的時候給你作徒弟。」舍利弗尊者說:「好。」就走了。

等到小孩到了七歲的時候,舍利弗尊者來了,就對這個婆羅門說:「你七年前的時候,你同我說,你的小孩還小,不能作沙彌。現在七歲了,可以吧?」說:「好,好,我以前是說過,我沒有忘。」就是送給舍利弗尊者作沙彌。舍利弗尊者就給他說法;用功修行,一下子得阿羅漢果!七歲的小孩子得阿羅漢果,這也很希奇的事情!

阿難尊者就問佛:「說是這個小孩得了阿羅漢果」,名字叫做均提(均提沙彌)。得了阿羅漢果,但是不能受比丘戒,因為還年輕。阿難尊者就問佛,「這個小孩七歲,舍利弗尊者的教導,這麼小就得阿羅漢果。他種了什麼善根?他宿世是什麼回事情呢?」佛說:「他宿世是一條狗!」所以我們人,不要說人,對狗都不要輕視,何況是人,不要輕視!「這條狗(怎麼怎麼樣)由舍利弗尊者的救護,後來投生人了,出家得阿羅漢果。」說是:「狗怎麼能投生人,得阿羅漢果呢?」

佛說:在迦葉佛時代,人壽兩萬歲左右那個時候,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佛出現世間,就是迦葉佛。迦葉佛當然也是有很多出家的弟子,當然大家都是用功修行,在禪堂裡面坐禪。其中也是一樣有做維那的。其中有一位老比丘坐禪的時候,他就發出來聲音。年輕人或者是年紀大的人,有人喉嚨好、有的人喉嚨不好,但是這個老比丘喉嚨不是那麼好聽,但是他也發出來聲音打人間岔。那麼這個做維那的這個年輕的比丘,就對這個老比丘說:「你發出這個聲音,還不如狗吠!」就是這樣子罵他。

因為這個年輕的比丘(做維那這個比丘)是個凡夫比丘,所以不如意的事情就煩惱了,就失掉了正念,煩惱一動了就是罵人。這個老比丘說:「你罵我不如狗吠,我知道我是誰?」說:「我知道你是個老比丘嘛。」「我是阿羅漢!你可以罵我是狗?」他是修行成功的大阿羅漢(是聖人)!你罵凡夫都不應該,何況罵聖人!罵聖人,又罵是狗!這一說,這個年輕比丘就害怕了,就向這個老比丘懺悔。因為他罵阿羅漢是狗,他懺悔了,所以沒墮地獄,就五百世做狗!但是他在迦葉佛時代出過家、修行過,所以現在能夠遇見釋迦牟尼佛的時代,能拜舍利弗尊者作師父,有阿羅漢師父的教導,所以他能得阿羅漢果。

所以從這個故事上看,你能在佛法上栽培善根,也不徒勞,你將來能遇見佛、遇見阿羅漢、能得聖道!你在佛法裡面你造罪,你罵阿羅漢,也不徒勞,將來作狗!

所以從這些事情上,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多數是由語言上引起糾紛,多數是這樣子,所以我們在語言上要注意,盡量忍耐一點,不要罵人!不要罵人,你忍耐一點,將來就會好一點。罵人是不得了!就是罵凡夫也是不好。

栽培善根,就算是沒得無生法忍、沒得初果,將來也容易得聖道。栽培善根,我們說修福也是善根、修慧也是善根,也應該栽培福、也應該栽培慧,將來就容易得聖道,容易遇見佛出世,容易得聖道。

我們從《阿含經》上看、從《般若經》、從很多的經上看,得聖道很容易!就是聽佛說法,說《阿含經》,那一部經我看不需要一刻鐘就說完了──哦,就有人得聖道!為什麼那麼容易呢?就是以前栽培善根了!我們坐這裡修禪定,修了很久也不得定,我們修四念處,也可能修了一百天了也沒得到消息,就是以前的善根不強;以前栽培的善根不太強,所以現在修行的時候就緩慢!

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地栽培善根,把世間上的這些五欲的事情減輕一點、放下一點。不要說「我放不下!」我們現在學校讀書,常說這價值觀,世間上這些色聲香味觸的事情的價值有多少?在佛法裡面栽培善根的價值有多少?你算一算、你比量比量,這個菩提心就會生起來,這個道心就容易發起來,栽培善根就會容易一點。

在《楞伽經》上有一個偈:「涅槃離心意,唯此一法實,觀世悉虛妄,如幻夢芭蕉。」「涅槃」就是佛、一切聖人所居住的地方,就是涅槃。涅槃這個地方是「離心意」,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的分別心所能想得到的,你想不上來那種境界。「唯此一法實」,世、出世間一切法,唯獨涅槃這一法是最靠得住的,是不可破壞的,是真實不虛的。

「觀世悉虛妄」,觀察世間上的榮華富貴、色聲香味觸這些五欲的境界,都是虛妄的,都是不真實的,都是容易破壞的,都是無常的,都是靠不住的。「如幻夢芭蕉」,就像那個「幻」術變化的事情似的;「夢」,像夢裡面的境界,都是不真實,一醒夢就沒有了;如「芭蕉」似的,不真實,很容易就破壞了。

所以從經論上的法語來看,我們應該要求自己得涅槃!就是修學聖道,把世間上的事情看輕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