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在河南洛陽市東郊,稱為「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併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白馬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遊覽白馬寺,在山門內大院東西兩側茂密的柏樹叢中,各有一座墳冢,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東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西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這兩座墓冢的主人便是拜請來漢傳經授法的高僧──迦什摩騰和竺法蘭。石碑上的封號是宋徽宗趙佶追封的。清涼台被稱為「空中庭院」,是白馬寺的勝景。清康熙年間,寺內住持和尚如誘曾作詩讚美道:「香台寶閣碧玲瓏,花雨長年繞梵宮,石磴高懸人罕到,時聞清磬落空濛。」這個長43米,寬33米,高6米,由青磚鑲砌的高台,相傳原為漢明帝劉莊幼時避暑和讀書的處所,後來改為天竺高僧下榻和譯經之處。
白馬寺山門東側,有一座玲瓏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這就是有名的齊雲塔。齊雲塔是一座四方形密簷式磚塔,13層,高35米。前身為白馬寺的釋迦如來舍利塔,現在的齊雲塔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為洛陽現存最早的古建築。
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創建於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當時印度僧人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裡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所以就在這裡建寺,取名「靈隱」。清康熙南巡時,曾登寺後的北高峰頂攬勝,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霧之中,顯得十分幽靜,於是就賜名靈隱寺為「雲林禪寺」。現在天王殿前的那塊「雲林禪寺」的巨匾,就是當年康熙皇帝的「御筆」。
靈隱寺全盛時期,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徒達三千餘眾。北宋時,有人品評江南諸寺,氣象恢宏的靈隱寺被列為禪院五山之首。靈隱寺確實深得「隱」字的意趣,整座雄偉寺宇就深隱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濃綠之中。寺前有冷泉、飛來峰諸勝。據說蘇東坡守杭時,常攜詩友僚屬來此游賞,並曾在冷泉亭上「畫扇判案」。
全寺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門的佛龕供奉彌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團,笑容可掬;背對山門的佛龕供奉的是佛教護法神韋馱雕像,像高二米半,頭戴金盔,身裹甲冑,神采奕奕。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貴遺物。天王殿兩側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個個身披重甲,其中兩個形態威武,兩個神色和善,俗稱四大金剛。
大雄寶殿原稱覺皇殿,單層三疊重簷,氣勢巍峨。殿正中,佛祖釋迦牟尼像高踞蓮花座之上,妙相莊嚴,頷首俯視,令人敬畏,這是我國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靈隱寺的原釋迦牟尼佛像,在1949年因大雄寶殿正梁被白蟻蛀空倒塌而毀。現在這座佛像是在1953年重修寺宇時,由浙江美術學院的雕塑家和民間藝人們採用唐代禪宗佛像為藍本共同精心設計的。佛像高十九點六米,比原先的釋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塊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莊凝重,低眉細目,氣韶生動,極具風采。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縣城西北12公里的少室山麓五乳峰下。因寺院坐落在叢林茂密的少室山陰,以此得名。少林寺的歷史久遠,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495年)。32年後,印度名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傳授禪宗。以後,寺院逐漸擴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聲名大振。達摩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稱為禪宗的祖庭。禪宗修行的禪法稱為「壁觀」,就是面對牆壁靜坐。由於長時間盤膝而坐,極易疲勞,僧人們就習武鍛煉,以解除身體的睏倦。因此,傳說少林拳是達摩創造的。少林寺以其卓絕的少林武功名揚天下,且其寺內的僧眾大多習武強身。少林寺保存有唐代以來的碑碣石刻共計300多塊,其中的一塊"太宗文皇帝御書碑"記載了少林寺十三僧人勇救唐王李世民的史跡,碑文為唐太宗親筆書寫。少林僧人練武、習拳的情景在寺內白衣殿的壁畫之中均有描繪記載.
寒山寺始建於公元502年的梁天監年間。到了二百年後的唐代,相傳唐時僧人寒山曾在該寺居住,故改名為「寒山寺」。這座寺廟,歷經數代,屢建屢毀於火,現在的建築是清末重建的。自從唐代詩人張繼題了《楓橋夜泊》一詩後,該寺便聞名了。寒山寺中的主要景點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鐘樓、碑文《楓橋夜泊》、楓江第一樓。
大雄寶殿內兩側壁內鑲嵌的是36首寒山的詩碑,還有懸掛於兩側的十六羅漢像。殿內的兩個石刻和尚就是寒山與拾得。寒山,又稱寒山子,唐代貞觀年間,原居住於始豐縣(今浙江天台)寒岩,擅長詩詞文章,寫有詩300餘首,後人輯為《寒山子詩集》。拾得,本是孤兒,由封幹攜入天台山國清寺為僧,故取名為「拾得」,與寒山是好友。後人輯其詩附於《寒山子詩集》中。這幅石刻畫是一種意筆畫,寥寥幾筆便刻畫出他們兩人春風滿面、拍掌而笑的栩栩如生的神態,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大殿前院兩側,有6棵五針松,就是日本愛媛縣各界友好訪華團(一行26人,團長為愛媛縣知事白石春樹)的朋友們於1976年4月10 日下午栽種在該寺的,這樹是在日本愛媛縣生長的,日本叫:’五葉松",當時已生長了五年。大雄主殿的右側懸掛著一口日本友人於清末送來的支那銅鐘。鐘面上鐫有記述鑄鐘緣由的銘文。此鐘一式共兩口,一口懸在日本館山寺,一口送來寒山寺。
隆興寺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 年),原名"龍藏寺"。宋初,太祖趙匡胤敕令在龍藏寺內鑄造銅佛,並蓋大悲閣,遂大興土,以大悲閣為主體的一組宋代建築先後告成。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間,又兩次大規模維修和增建,寺院發展到鼎盛時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改龍藏寺為隆興寺,俗稱大佛寺。
迎門一座高大琉璃照壁。由三路單孔橋往北,迎面是天王殿。其北是大覺六師殿台基遺址,再北是摩尼殿。經過戒壇,便看到大悲閣、轉輪藏閣、慈氏閣和兩座清代碑亭。它們以大悲閣為中心,組成高低錯落、主次分明、渾然一體、蔚為壯觀的建築群。轉輪藏閣的彎梁大斜柱建築法,是我國早期木結構建築的傑作,而慈氏閣的永定柱造做法,乃是我國現存宋代古建築中的孤例。大悲閣後面,是單簷歇山頂彌陀殿。最北端的毗盧殿,是1959年由正定崇因寺遷來。殿內的銅鑄毗盧佛,構思奇特,鑄造精細。三層蓮座,每一蓮瓣上均刻一小佛;每層蓮座上,各跨四尊銅佛,頭戴五佛冠,兩兩相背,面向四方。整個雕塑,共鑄大小銅佛1072尊。它們千姿百態,各具特色。這一形象,被人稱為「千佛繞毗盧」。
隆興寺這座千年古剎,歷代帝王曾多次到此巡境幸駐蹕,上禮佛,題詩書匾,刻碑立石。可見當年這裡晨鐘暮鼓,鐘磬齊,香煙繚繞,"南無"聲聲的歷史盛況。
清淨寺又名艾蘇哈子大寺,位於市區塗門街。始建於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回曆400年),創建和重修者皆為阿拉伯伊斯蘭教徒。建築採用西亞形式,是中國現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伊斯蘭建築風格的清真寺,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淨寺面積2100平方米,現在主要建築在門樓,高20米、寬45米,輝緣石和白花崗石構築,三層穹形尖頂拱門。門頂為「望月台」,為阿訇登台觀新月決定開齋月期之處。台三面築回字形磚垛,如城堞。門額阿拉伯文石刻:「真主秉公作證,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上方懸匾額「萬殊一本」。
門樓西側為禮拜殿,稱「奉天壇」,佔地600平方米,屋蓋早塌,僅留石壁。南向街石壁高14米,厚1.1米,開八個長方形大窗,其上石刻阿拉伯文古蘭經句二行。西牆中外凸有龕為講經壇,兩邊各三龕有阿文古蘭經句石刻。
門樓東側為「祝聖亭」。壁東右側嵌有石碑記兩方,一為元代吳鑒譔文《建立清淨寺碑記》;一為明代李光縉重修碑記。對門樓北牆有明成祖保護回教敕諭石刻。
大相國寺位於河南省開封市自由路西段。開封是「富麗甲天下」、「自古帝王都」的歷史文化古城,民間向有「一蘇二杭三汴州」之說。而「大相國寺天下雄,天梯縹緲凌虛空」(元·陳孚),其氣宇非凡的大相國寺,更是一座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著卓越地位和廣泛影響的著名寺院。
寺院歷史上名僧輩出,名士薈萃,活動頻繁,寺藏豐富,鼎盛時期轄64禪律院,佔地達540畝。高僧、達官、文人、使節、民眾出入其特別是北宋期間;佛事,大相國寺、巡幸、文娛、參訪、商貿彙集其中,成為中外佛教及文化交流的中心,深為海內外佛教界矚目。
臥佛寺即"十方普覺寺"。它位於西山北的壽牛山南麓、香山東側,距市區30公里。
該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壽安寺。以後歷代有廢有建,寺名也隨朝代變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普覺寺。由於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臥佛。後來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涅磐銅像,因此,一般人都把這座寺院叫作"臥佛寺」。
據元史記載:當時鑄銅像冶銅50萬斤,用工七千。銅佛身長5米作睡臥式,頭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頭。臥佛後面圍坐著12圓覺菩薩,他們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構成一幅釋迦牟尼涅磐於婆羅樹下,向12弟子囑咐後事的景象。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古稱「佛山」,藏語稱為「袞(音gun)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它座落在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連花山坳中,是我國喇嘛教(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誕生地,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屆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初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整個寺院是由眾多的殿宇、經堂、佛塔、僧舍組成的一個漢藏藝術相結合的輝煌壯麗建築群,佔地面積約600餘畝,是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全國及東南亞亦享有盛名
紮什倫布寺位於日喀則市尼色日山南側,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是西藏佛教格魯派在後藏地區的最大寺院,也是全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又是西藏地區班禪四世之後歷代班禪舉行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
為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徒弟,即一世達賴根敦珠巴主持創建的,始建於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以後經過歷代班禪的修繕、擴建寺院規模不斷擴大,今佔地約20萬平方米,周垣長約2000米,依山傍水,層樓高聳,金頂碧瓦,巍峨莊嚴。全寺分宮殿、勘布會議(後藏地方政府最高機關)、班禪靈塔殿、經學院四大部分。經學院有措欽大殿,4個紮侖及下屬的64個康村組成。
步人寺院大門,呈現在眼前的最大的建築物就是措欽大殿。措欽大殿門外是由迴廊圍成的院落,是寺院的講經場。過去班禪大師經常在這裡向全寺僧人講經佈道,也是喇嘛們進行宗教答辯的場地。以前女性不能觀看辯經的精彩場面,今天可不一樣了,廣大女性和遊客可以一起觀看。大殿前部是大經堂,經堂的中央是班禪的寶座,經堂後面的三間佛殿,釋迦牟尼殿居中,西側是彌勒殿,東側為度母殿。釋迦殿內供5米多高的釋迦牟尼鎏金銅像,據說像體內有釋迦舍利,還有宗咯巴的頭髮以及根敦珠巴的經師西繞森格的頭蓋骨。度母殿藏語稱卓瑪康,供2米高的白度母銅像,兩旁還有泥塑的綠度母像。「度母」是濟世度難的觀世音化身,為藏傳佛教所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