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三止三觀

止觀定義

止者梵語奢摩他,觀者梵語毘缽舍那。此奢摩他和毘缽舍那這兩種梵語,又譯為定慧、寂照、明靜、等義。

止者停止之義,停止於諦理不動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義,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觀而得名。

觀者觀達之義,觀智通達,契會真如也。此就能觀而得名。又貫穿之義,智慧之利用,穿鑿煩惱而殄滅之也。

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則止屬於空門,真如門,緣無為之真如而遠離諸相也。觀者屬於有門,生滅門,緣有為之事相而發達智解也。

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則止在前,先伏煩惱,觀在後,斷煩惱,正證真如。蓋止伏妄念,譬如磨鏡。磨已,則鏡體離諸垢(是斷惑),能現萬像(是證理),是即觀也。若真止真觀必為不二,以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觀也。然則真觀必寂然,故觀即止,真止必明淨,故止即觀也。

以下再引諸經論解釋止觀義以助理解

《維摩詰經》:「繫心於緣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起信論》:「止謂止一切境界散亂相,觀謂觀分別因緣生滅相。」

《大乘義章》:「止者守心住緣,離於散動名止。止心不亂故復名定,觀者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

《注維摩經》曰:‘什曰:始觀等繫心一處名為止。靜極則明,明即慧為觀也。’同五曰:‘肇曰:繫心於緣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

《止觀三》曰:‘息義者,諸惡覺觀,妄念思想,寂然休息。(中略)是就所破得名是止。息義停義者,緣心諦理,繫念現前,停止不動。(中略)此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義。觀穿義者,智慧利用,穿滅煩惱。(中略)此就所破得名,立觀穿觀也。觀達義者,觀智通達,契會真如。(中略)是就能觀得名,立觀達觀。’  同一曰:‘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又曰:‘無明即明,不復流動,故名為止。朗然大淨,呼之為觀。’同二曰:‘觀如燈,止如密室。’

《起信論》曰:‘止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觀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舍那觀義故。’同義記下末曰:‘奢摩他此翻雲止,但就方便存此方語約正止存梵言也。毘缽舍那亦如是也。以雙現前時正名止觀故。’

《止觀輔行一》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止觀不二,境智冥一。’

《小止觀》曰:‘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結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止觀一》曰:‘止觀明靜,前代未聞。’

《同輔行》曰:‘止觀靜,觀體明也。’又曰:‘此之止觀,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

《大乘義章十》曰:‘止者外國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為止。止心不亂,故復名定。觀者外國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觀。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

三止三觀

天台宗止有二類:方便三止和真實三止

方便三止分三:

一:系緣守境止:《童蒙止觀》解釋曰:「繫心鼻端臍問等處,令心不散。經云:「繫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鎖。「(即是把心專注在鼻端、臍間等處,或身外的一物,或專念佛號、專持一咒、觀想佛相好等令心不散亂,使心念不起。)

二:制心止:《童蒙止觀》解釋曰「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馳散。故經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止心。」

三:體真止:《童蒙止觀》解釋曰「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

真實三止分三:

一:體真止:全以空為體,因諸法由因緣而生,因緣假和合之法體為性空,止息一切之攀緣妄想證空理,謂之體真,空即真也。是對於空觀之止也。

二:方便隨緣止:菩薩知空非空,而能停止於諸法幻化的理上,分別種種法藥,認識種種惑病,對症下藥,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方便隨緣止。即知空非空,謂之方便。分別藥病,隨緣歷境,利益眾生,名隨緣。安住停止在諸法幻化的假諦之理而不動,名止。是對假觀之止。

三:息二邊分別止:第一止(體真止)偏於真,第二止(方便隨緣止)偏於俗,俱不會於中道,今知真非真,則空邊寂靜。知俗非俗,則有邊寂然。即息真俗之二邊,而止於中諦者。是對於中觀之止也。

已上三止,如果是前後次第的修證,是為別教三止。如果能做到三止即一止,一止即三止,三止和一止相即不二,是為圓教的三止。

二者觀

觀分四:藏教析空觀、通教體空觀、別教次第三觀、圓教一心三觀。

藏教析空觀:謂分析諸法以入於空之觀法。是「體空觀」之對稱。具體的稱為析色入空觀。又稱析假入空觀、析法入空觀,或稱析法觀、生滅觀、拙度觀。

又《摩訶止觀》卷三(下)雲 「小者小乘也,智慧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觀,析於色心。」即分析人乃由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要素所構成,分析色法至極微(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或分析心至一念(六十剎那),而依此分析之結果,觀人、法二空之理,是為小乘之觀法。

通教體空觀:為‘析空觀’之對稱。全稱體色入空觀、體假入空觀、體法入空觀、體法觀。係指不待析破色、心諸法,而直接體達‘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之觀法。

此體空觀為四教中通教菩薩所修觀空之法,而以析空觀為藏教之觀法。又將體空觀與析空觀作一比較,謂兩者皆屬於從假入空觀,亦同樣能破界內之見、思二惑;然其觀法則有巧、拙之別,乃以體空觀為巧度觀,以析空觀為拙度觀。

別教次第三觀:是指先修空觀(從假入空):空觀能破見思惑,得一切智,證真諦理。次修假觀(從空入假):假觀能破塵沙惑,得道種智,而知假諦恆沙法門。後修中觀(雙離空假,入中道第一義觀):中觀能破無明惑,得一切種智,而證中道法。所以別教三觀是次第而修證的。

圓教一心三觀:又稱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一心,即能觀之心;三觀,即空、假、中三諦。知‘一念之心’乃不可得、不可說,而於一心中圓修空、假、中三諦者,即稱一心三觀。此為圓教之觀法,係不經次第而圓融者。為利根菩薩所修習之法。

《摩訶止觀》卷五上載:「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若一切法即一法,此法即是空,是為空觀;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觀。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是為總空觀;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是為總假觀;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是為總中觀,」

此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之一心三觀。其中,所謂一法一切法,指真如隨緣形成一切現象,皆不實在,故為假,觀此則稱假觀;一切法即一法,指一切現象皆真如顯現,無獨立之實體,故為空,觀此則稱空觀;一切現象非一非一切,同時具有上述兩種性質,此為中道,觀此則稱中道觀。如作空觀,則假、中亦空,以三觀悉能蕩相破著之故。

如作假觀,則空、中亦假,以三觀皆有立法之義故。如作中觀,則空、假亦中,以三觀之當處為絕對之故。以此觀於空、假、中三諦之任何一諦,而三諦無不圓具,故稱一心三觀。然此不思議法,甚深微妙,其觀慧門,難解難入,故為圓教利根菩薩所修習者。